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甘肃农垦:“四梁八柱”撑起现代发展体系

时间:2020-07-20 作者:杨毅 王紫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8519

  高空500米航拍甘肃农垦亚盛田园牧歌牧草收割现场。 陈晨 摄

  1953年,河西走廊武威地区开始筹建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甘肃省国营黄羊河机械化农场,标志着甘肃农垦的正式创建。随后,甘肃省创建国营农场122个,后经多次撤并、调整、移交、接管,最终保留18个。2004年,完成了甘肃农垦集团的组建,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集团化企业化管理。

  党的十九大以来,甘肃农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垦企业要打造农业领域“航母”的指示,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现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并举,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和“国家队”。

  “四梁八柱”奠定产业发展新格局

  说起“莫高”酒,在甘肃当地知名度很高。“莫高”葡萄酒是甘肃农垦下属上市公司莫高股份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品牌价值达189.91亿元,位列全国葡萄酒行业第三。

  此外,甘肃农垦还有“黄羊河”“条山”“普安康”等多个商标先后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记者了解到,除了作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的终端食品、药品等产业,甘肃农垦的畜牧草食、现代制种等产业规模也相当庞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它们一起构成了目前支撑甘肃农垦产业发展体系的“四梁八柱”。

  2019年12月,甘肃农垦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综合研判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前景和市场状况,结合甘肃农垦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了“四梁八柱”的产业布局结构,并将其纳入战略规划。

  “我们明确提出‘四梁八柱’的产业结构,推动集团资源向主导产业、优势企业、核心主业集结,打造以种植业为基础,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主导产业向上下游延展、向终端产品迈进、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奠定坚持的产业基础。”甘肃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天德对记者说。

  “四梁”,即重点发展以食品精深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板块,以特药产业为主导的生物医药板块,以生物降解材料为依托的新兴材料板块,以“双牛”产业为主体的畜牧养殖等四大产业板块;“八柱”,即做强做大食品加工、草食畜牧、现代制种、农业服务、旅游观光、生物医药、新兴材料、农业金融等八大特色产业。力争把甘肃农垦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成功典范。

  军民融合构建产品购销新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继承着军垦优良传统的甘肃农垦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和关于军民融合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履行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快速搭建了甘肃军民融合食品保障平台,将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产业优势、组织优势、渠道优势、市场优势转化为助力甘肃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保障军队和高校等市场食品供给的坚实基础。

  他们按照“国有资本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原则,由农垦集团作为发起人和主要投资者,组建甘肃军民融合食品保障中心,吸纳省内各市州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参股,搭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示范点,注册成立甘肃农垦军民食品保障有限公司和甘肃农垦高校食品保障有限公司两个运营主体,形成“中心+公司”的总体组织框架。

  同时,借助甘肃农垦现有覆盖全省的16座存量21万吨冷库和气调库资源开展业务的基础上,甘肃军民融合食品保障平台按照分期分批建设原则,加快建设包括冷链仓储设施和冷链运输车在内的甘肃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申请国债项目资金投资10亿元,在省内各市州按需改扩建大型冷库和分拣中心,目前已建成了1.1万平方米的集仓储、分拣、检测、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分拣配送中心和1000平方米的军民融合食品展示中心。在青岛、三亚、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格尔木、拉萨等地,改扩建存贮能力100吨-1000吨的小型周转冷库15座-20座,购置冷链配送车100辆;同步建设覆盖全省主要特色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形成了高效、安全、便捷的食品保障数据运营平台和产品流通网络。

  “必须毫不动摇地践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擦亮农垦底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正能量,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谢天德向记者表示,甘肃军民融合食品保障平台坚持军事优先、军为首要的供应原则,以服务军队的标准保障城市食品供应,全面形成军队平战保障、政府应急服务、百姓军标供应的社会食品保障体系,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国家队”、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从田间到舌尖美好生活的缔造者。

  科技创新助推农垦发展新高度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甘肃农垦作为以“农”为主的传统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非同一般。

  据悉,甘肃农垦在2018年组建成立亚盛股份农业研究院,研究推广植物营养模型与水肥精量耦合技术相结合的水肥应用技术,加强保鲜、储运、精深加工技术开发,为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破解关键技术壁垒,有效降低产业运营成本,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持续转型、升级、跨越。

  2019年,甘肃农垦成立农垦药物研究院,立足现有成熟特种药材产业基础,助推麻醉药品原料药、中成药、化学药品、医药商业、药用辅料和生物制剂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借力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打造科技研发和知识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与中科院等“一院三所”的合作研发项目,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产业、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对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农垦研发中心兼职、在农垦企业中持股,落实知识产权权益改革精神,为农垦产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深入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创新问题,围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谢天德说。

  目前,甘肃农垦正在结合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农垦”大数据平台,谋划推动农业物联网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农业生产调度系统、特药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信息化数据中台项目建设,实时传递作物信息,加强生产远程控制,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