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栉风沐雨一甲子砥砺前行写春秋:江西农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17-12-19 作者:唐安来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4926

栉风沐雨一甲子,砥砺前行写春秋。江西农垦是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决策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为承担国家使命、保障粮食安全、支援全省建设,在丛林山区、湖滨滩涂、穷乡僻壤大规模开垦建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经济社会组织,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全省经济社会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六十年前,江西五万多名党政机关干部、转业军人、知识青年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伟大号召,奔赴全省各地,开始了创建垦殖场改天换地的事业,一个又一个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十业并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综合性垦殖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江西农垦事业的发展壮大,开辟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新模式,闯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谱写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为全省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三农”发展贡献了农垦智慧、提供了农垦方案。

六十年,对于一代又一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江西农垦人,是一段铭心记忆和不朽历程,他们用汗水和热血演绎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伟大农垦精神。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井冈山垦殖场干部群众代表,朱德委员长亲临蚕桑综合垦殖场视察指导工作,王震副主席蹲点“第二故乡”红星垦殖场,胡耀邦总书记挥毫题写“共青城”等,成为江西农垦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历史见证。

六十年沧桑巨变

六十年来,江西农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419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393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4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66亿元,累计提供商品粮865万吨、生猪1460万头、水产品53万吨、油料38万吨、禽蛋14万吨、茶叶10万吨,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援、作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建设全面小康垦区的新起点,站在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跑道,江西农垦大刀阔斧、深化改革,推动农垦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三向三区”的发展构架基本形成。通过“人口向总部集中”,一批宜居宜业的农垦新城区纷纷建成,破解了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投入过大、资源重复浪费的难题;通过“产业向园区聚集”,一批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农垦新园区纷纷落成,增强了垦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农业向现代化转变”,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气息的农垦新景区纷纷运营,推动了农业外部功能的拓展与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提升效率、确保公平、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十二五”期末,江西农垦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翻番式增长,生产总值220.98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24.86%;工农业总产值779.46亿元,增长199.72%;固定资产总投入246.85亿元,增长149.95%;出口商品总额34.48亿元,增长199.43%;利税总额34.8亿元,增长168.52%;年人均纯收入14798元,增长145.17%;三次产业比13∶65∶22,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7.27%,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4.11%,产业结构更具竞争活力、发展方式更具质量效率。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扶贫开发、公路建设等民生工程,“十二五”期末,江西农垦近60万人搬入新居,13万职工群众实现脱贫,2235.1公里垦区公路全面建成。通过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江西省农垦办来信来电件次累计下降了近10倍,来访人次累计下降了近6倍,和谐稳定成为垦区社会的主基色。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开发主导产品、创建主导品牌,“十二五”期末,江西农垦工农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油料总产量在全国农垦位居第六位,国民生产总值、棉花总产量排名第七位,猪肉产量排名第八位,粮食总产量排名第九位,展现了小垦区大作为的风采。

————“快乐农业、幸福农工、美丽农场”的规划蓝图初步展现。“十二五”以来,通过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垦区农业逐步成为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等功能的“快乐农业”;通过不断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垦区农工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率先解决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后顾之忧,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农工”;通过不断强化绿色生态理念,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垦区农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华丽蜕变,变身成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美丽农场”。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业有所从、困有所济、劳有所得”的阶段目标初步实现。“十二五”期末,通过落实“一补两险”,全系统包括31万职工在内的参加各类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人数达65万人,参加各类医疗保险的总人数达95万人;通过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全系统职工及其子女实现了平等接受教育、参加培训等权利;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土地增减挂等项目,全系统近60万人乔迁新居喜圆安居梦;通过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提供服务等多种途径,全系统职工实现了充分就业;通过加强与各级民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垦区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系统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通过加强与劳动人事等部门联合督察,及时发现纠正损害职工群众的违纪违规行为,有力保障了垦区职工群众按时按劳领取合法报酬。

感恩奋进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农垦推出重大举措,争取重大政策,推进重大工作,走好了“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升级”三步曲,消除了一些长期制约农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做成了几件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谋划长远的实事。

五年来,江西农垦累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67亿元,累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1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3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03亿元,累计提供商品粮262万吨、生猪419万头、水产品16万吨,成为江西农垦史上发展速度最为迅猛、发展质量最为高效、发展成果最为丰硕的五年。

————实施了改变命运的重大改革。改革前的2010年,江西农垦处于举步维艰、进退维谷的困境,高达119%的资产负债率可以让全系统宣布破产,络绎不绝的上访大军让江西省农垦办被戏称为“省委省政府第二信访局”,不断增长的养老与医疗支出牢牢锁住了农垦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巨额的办社会职能费用无声无息地消耗着农垦经济做大做强的给养。面对如此严峻垦情,江西农垦牢牢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紧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实施了一场涉及156个农垦场、31万职工,以落实“一补两险”、剥离社会职能、化解企业债务为核心内容的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重大改革,使改革精准对接了发展所需、垦区所盼、民心所向。通过两年的精心组织和有情操作,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基本覆盖,各级财政直接惠及农垦职工的改革资金达25亿元,化解企业债务33亿元;学校和医疗机构基本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走在全国农垦前列;农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支持农垦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条块政策进一步畅通。

————打造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江西农垦样板”。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农垦探索出了一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危房改造为主体、以土地开发为载体、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初步实现了人口要素城镇化、空间布局城镇化、经济结构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生活质量城镇化,打造了红桥样板、罗铺样板、万埠样板、云山样板、红星样板、华林山样板、大茅山样板等一批颇具影响和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样板,全系统城镇化率达到70%,“出门能就业、出门能上学、出门能就医”的城镇愿景已经展现在广大垦区职工群众眼前。截至2016年底,全系统累计实施危房改造任务27.12万户,累计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3.9万户,累计落实财政补助资金67.14亿元,撬动各类社会资本近470亿元,近77万农垦人乔迁新居。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调研组呈送的江西省国有林场和垦区、棚户区改造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地方有益探索取得经验应予总结和宣传”。新华社在深入调研后连续刊发13篇要闻、5组图片和3条视频,将江西农垦新型城镇化建设赞誉为“中国棚改·江西农垦样板”。

————推动了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一是现代农业向“智慧”升级。经过六年多建设,一个个集农业物联、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推广、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云平台为垦区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智慧农业示范园、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沼气集中供应示范点、太阳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全程机械化专业服务体系等一批以科技、信息、互联网等为核心要素的智慧农业在江西农垦迅速发展。二是质量安全向“追溯”升级。2016年,经农业部批准,江西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项目建设单位达到41家,质量追溯基地面积超过120万亩,溯源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建设项目总数位居全国农垦第二。日前,江西农垦与苏宁云商集团签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意向书》,携手推动赣垦优质农产品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三是生态文明向“绿色”升级。为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战略,江西农垦联合质监部门在农垦系统率先开展绿色生态家园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江西农垦坚持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绿色生态家园标准化建设工作,在空间格局、保护体系、防治机制、发展模式、人居环境的绿色生态化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截至2016年,批准下达了江西农垦首批14家绿色生态家园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

展望未来新征程

展望未来,江西农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全面落实“创新强垦增动力、协调惠垦补短板、绿色兴垦定方向、开放助垦拓空间、共享富民谋福祉”的发展理念,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破字当头、迎难而上”的担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开启兴垦富民再度辉煌新征程,奋力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第一,实施“三变三化三合”的改革战略。一是实施“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战略。“资源变资产”就是做好农垦国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资产变资本”就是在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入账;“资本变股本”就是农垦企业通过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新型母子公司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二是推进“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农场企业化”就是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垦区集团化”就是鼓励农垦场数量较多、经济实力较强、产业优势明显的市、县(市、区)积极组建区域性农垦企业集团;“股权多元化”就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农垦企业发展混合制经济。三是做好“整合、联合、融合”文章。“整合”就是进一步整合农垦自身优势资源;“联合”就是本着资源互补、互惠合作的原则加强联合;“融合”就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互联网+”推进农垦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第二,形成“四区”建设的定位布局。着力建设一批绿色生态产业聚集区;着力建设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着力建设一批新型城镇化样板区;着力建设一批全面小康先行区。

第三,构建“六大绿色生态”的增长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做大做强绿色生态产业,把旅游文化、生物医药、水稻、水果、水禽等优势产业、骨干产业和主导产业培植成为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开发绿色生态产品,立足农垦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三品一标一追溯”产品;加快创建绿色生态品牌,着力在优质产品、特色产品和大宗产品上培育一批有产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绿色生态品牌;全面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打造一批绿色环保、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家园;着力创新绿色生态制度,加快探索建立科学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合理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的资源交易机制、法制化的监督管理机制。

第四,夯实“有法可依”的法治基石。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将农垦立法工作纳入年度立法计划,尽快制定出台《江西农垦工作条例》;把牢农垦立法的核心要义,完善垦区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明晰农垦立法的重点环节,内容上要涵盖农垦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主制度和行政管理等全部经济社会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农垦各级主管部门和农垦场要率先作为,主动做好农垦立法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五,开创“再度辉煌”的发展格局。一是打造现代农业航空母舰。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大基地、一批现代农业大企业、一批现代农业大产业。二是打造赣江新区农垦集团。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江西赣江新区的重大机遇,组建赣江新区农垦集团。三是打造农垦旅游中国联盟。以江西农垦旅游产业为抓手,以全国各垦区旅游产业为主体,适时成立以资本为纽带的农垦旅游中国联盟,实现农垦旅游产业抱团经营跨越发展。四是打造乡村振兴战略高地。着力建设一批具有独特农垦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家园;着力建设一批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现代农业庄园;着力建设一批彰显农垦产业特色的特色小镇;着力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五是打造国资运营监管平台。授权各级农垦管理部门行使农垦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设立以政府性资金为引导,农垦场、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等多元化资金共同投入的农垦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创新农垦国有土地管理方式,加快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探索完善多种农垦土地资产配置方式,加速推进农垦土地资源的资产化、资本化进程。

责任编辑:于鹏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