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技术与标准

加强咖啡果小蠹的监测

时间:2023-02-15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垦局 点击次数:76486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是一种严重危害咖啡生产的害虫,被我国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世界70多个咖啡种植国家均有分布。2019年6月在我国海南省万宁市咖啡园首次发现该害虫为害。2022年11-12月,咖啡病虫害监测与防控专家组在云南咖啡产区盈江县调查发现该害虫发生为害。专家组建议加强咖啡果小蠹溯源和疫情普查,防止咖啡果小蠹在云南咖啡产区扩散,警惕暴发成灾。

一、咖啡果小蠹的识别及危害 

咖啡果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雌成虫体长约1.6mm,宽约0.7mm,体呈圆柱形,头背中央具一条深陷的中纵沟,延伸额面,止于口上片。雄虫形态与雌虫相似,但个体较雌虫小,体长约为1.05mm,宽约为0.55mm,腹节末端较尖。卵乳白色,稍有光泽,长球形。幼虫体长0.75mm,宽0.2mm,乳白色,有些透明,头部褐色,无足,体被白色硬毛,后部弯曲呈镰刀形。蛹白色,头部藏于前胸背板之下;前胸背板边缘有3-10个彼此分开的乳头状突起,每个突起上面有1根白色刚毛;腹部有2根较小的白色针状突起,长0.7mm,基部相距0.15mm。 

该虫主要为害咖啡属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以雌成虫在咖啡果实端部钻孔,蛀入果内产卵为害。每头雌虫可产卵30-60粒,多者可达80粒。产卵后的雌虫一直留在果内,直到下一代成虫羽化后才钻出。该虫每年可发生7-8代,世代重叠。对各生长发育时期的咖啡果均造成危害。幼果被蛀食后可引起真菌寄生,造成腐烂、青果变黑、果实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应对防治建议 

1. 应急防控 

对发生咖啡果小蠹为害的咖啡园受害果及其落果进行收集,埋入20 cm 以下的深土中,在区域内喷施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等药剂。 

2. 疫情监测 

积极开展咖啡果小蠹疫情普查、溯源分析,了解咖啡果小蠹的发生动态;严禁从疫区调运种子、种苗,从源头上控制该害虫的入侵。 

3. 农业管理 

咖啡果实采收后,收集树上、地面上的未成熟或掉落的果实,避免咖啡树上余留果实及地面上的落果成下一季繁殖的温床。另外,建议咖啡种植区不应种植咖啡果小蠹交替寄主作为荫蔽树,减少传播源。 

咖啡果小蠹危害咖啡果状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