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料库 > 农垦文化

【农垦人的竞争观】对标先进找差距 推动产业大发展

时间:2022-04-12 作者:陈国强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 点击次数:17518

2021年11月25日-30日,江苏省新曹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曹”)组织30名青年员工分设四个小组,赴江苏省东辛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辛”)进行了为期6天5夜的产业对标学习。

东辛现有耕地面积15万亩、水面3万多亩,目前已经形成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东辛与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双双实现利润过亿,是江苏农垦的排头兵。新曹与东辛的差距,客观上看好像是在产业上、在资源上,但实际是在思想、理念、胆量和魄力上。此次安排青年员工到东辛开展对标学习,就是要发扬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想敢试敢干的冲劲;就是要学习东辛的产业发展经验和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就是要感受东辛上下的创业干事氛围,感悟东辛员工的拼搏奉献精神。

通过此次对标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产业是发展的核心。为进一步推动新曹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理清下面几组关系。

一是产业与创业的关系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牛鼻子,是其他各方面的基础和物质支撑。

没有不赚钱的产业,只有不会赚钱的企业;没有不会赚钱的企业,只有不会赚钱的人;不是农业不赚钱,而是你没赚到农业的钱。东辛的几大核心产业,奶牛、水产、畜禽,都是围绕农场主责主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我们能不能通过对标学习,总结出带动新曹产业发展的方法?新曹发展林业有基础有成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双碳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能不能将林业方面已有的存量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把这棵“树”做大,撑起新曹发展的一片新天呢?

二是产业与企业的关系

2018年3月,农场已经完成公司化改造,非经营性的资产全部划转到社区,农场公司和社区管理委员会实行账务分设,这标志着原本意义上的农场已经不复存在。2011年以来,农场人一直“躺”在社区,吃农垦的财政饭,表面还风光。改制为公司后,体制的变革将我们身上的外装全部剥光,厂房建好了,车间是空的;公司成立了,外壳是空的。“对于没有产业的农场而言,一旦社区移交出去,将完全空心化,仅剩办公大楼和一些固定资产,只需要个看大门的就可以了。”江苏农垦集团的一位领导把这个残酷的现实形象地比喻为“看大门”。

对农场而言,产业兴、农场强,产业衰、农场弱,产业无、农场亡,产业兴衰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产业是农场的命根子,没有产业,谈何企业。

三是产业与就业的关系

老一代员工奔着生存而来,新生代员工奔着就业而来。农场好比大树,产业好比树根,我们都是林子里的小鸟。就业的根本在产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产业,才能保就业;有就业,才能保收入;有收入,才能稳家业;稳家业,才能稳社会。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们在新曹发展产业,就是造福新曹这方人,就是致富新曹这方民,就是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理大家都懂,但知的多、行很少,关键还是要知行合一。

四是产业与事业的关系

我们常说,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一阵子,待遇留人“飞鸽”牌,事业留人“永久”牌。要想留住人,必须留住产;产业都没有,事业哪得谈?个人事业发展是需要平台的,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有平台。现在农场的精力全部聚焦在产业发展上,谁有真本事,谁愿意好好干,党委就给谁平台、就为谁给保障。在农场,一心一意做好产业,才能成就事业、实现梦想。东辛有几大产业,但东辛更有敬业创业爱事业的产业人;对个人而言,产业成就事业,产业成就家业,产业与事业需要一批敬业的人。

五是产业与效益的关系

没有产业,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产业,何以生存;没有产业,何来效益。2020年,新曹工资性支出1180万元,人均14.75万元,即使平均到10万亩土地,每亩地也要承担近120元的成本。如果不把土地经营好、不把产业发展好,我们将成为空壳公司,甚至成为亏损企业,前途岌岌可危。

六是产业与场域的关系

钱不出庄庄不穷。我们到一个农场,看它的产业是否兴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场部的繁荣程度。客观地讲,新曹现在的繁荣,不是产业的繁荣,是政策扶持的繁荣,是集团补贴的繁荣,更重要的是退休工资的繁荣,是“退休经济”“老人经济”“药店经济”的繁荣,是不可持续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曹是让乡镇农民向往的地方,但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已经处于洼地。如果新曹的管理团队不得“抑郁症”、不防“高血压”,我们后来人就一定会得“抑郁症”“贫困病”。

打造实力新曹、生态新曹、文明新曹、美丽新曹,本质要有产业新曹做支撑。我们都是新曹人,脚踩同一块土地,头顶同一片蓝天,要共同做好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对新曹负责,对未来负责。只要我们选准产业,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会形成新曹的主业。我们要奔着盈利的产业干,奔着制约我们的瓶颈干。养不好的抓“舍内”,卖不好的去“室外”;长不好的抓过程,销不好的去市场;味不好的抓质量,牌不响的抓宣传。只要人人努力向上,不做“甩手掌柜”,我们就一定会赢得一片新天地。

(作者系江苏省新曹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