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新一轮耕耘,友谊为黑土地“加油”

时间:2024-03-11 作者:徐宏宇 李传维 来源:微观北大荒 点击次数:8402

北国春来气象新,黑土地即将开始新一轮耕耘。连日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科创中心内,上百人的会场坐满了前来参加黑土保护培训的种植户。另一边,黑土保护化验室正在对耕地样本进行检测。这个分公司的广大农业工作者明白,只有保护好黑土地,才能为新一季的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黑土保护与利用基地

近日,在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4台大马力机车正在进行耙雪散墒作业,以加快积雪融化速度。6天时间,分公司计划耙雪两万亩,通过物理耕作提高土壤表层温度。

近年来,分公司在倡导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通过应用不同物理耕作技术,实施从种到收全过程的黑土保护,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打造黑土保护综合利用基地。

去年秋收过后,友谊分公司第四管理区首次将条耕技术引入三江平原地区,探索黑土保护性耕作模式。“这种技术可以在春播时进行旋耕免耕播种,既保留住了秸秆腐化的养分,又起到了涵养水分的作用,防止黑土流失。”分公司农业发展部唐曹甲子说。

值得一提的是,分公司还非常注重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与中科院合作的耕坡地等高种植技术等已在当地进行了3年的试验探索,并获得了成功,在集团内得到了推广应用,破解了当前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难以兼容的问题。

“与传统的翻耕方式相比,新技术的特点是对土地进行有限度的少量耕作,具有保持土壤结构和水分,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作业成本等优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刘焕军表示。

生物植保技术涵养黑土

保护黑土地,科学施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友谊分公司黑土保护化验室,科技工作者通过对采集到的分公司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制订出三种主栽作物的15个配方施肥建议卡,并发放到种植户手中。

良田是粮食增产的基础,种地更要养地。为了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丰厚的效益,分公司在测土配方施肥、残肥利用、抛洒有机肥、扩大生物有机肥使用的基础上,逐渐减少化肥施用量,积极落实农业化肥和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政策,切实保护好黑土地。

“去年,我用的免施基肥播种的75亩大豆,与邻居家的施半肥和全肥的产量基本持平,每亩还节省了51元成本,75亩地就省了近4000元,真是太好了。”友谊分公司种植户张东生对应用新技术十分满意。据了解,分公司推广应用的大豆免施基肥技术,能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实现节效不减产。

与此同时,分公司还进行了药剂联网、菌益多水稻应用等多个减肥减药试验项目,改善土壤内微生物环境,并通过土壤化验精准施肥,减少肥料应用,保障黑土安全。

为加速“六个替代”,实现减肥减药,分公司将农化工作纳入对各管理区业绩考核,实施空地结合立体绿色防控,实现了配方、安排、标图“三统一”。

去年,分公司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100%,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1%。通过科学指导种植户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实现了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减肥节本”的目的,推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用大数据为黑土保护助力

去年4月26日到5月5日,东北地理所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16家单位,以及“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其他团队,在友谊分公司开展了一场黑土地航空飞行综合观测试验,应用智能技术对黑土地进行全面“体检”,全面摸清黑土地质量的“家底”。

“我们组织了20颗卫星,使用航空遥感飞机搭载多种高精尖设备在天空上进行观测,还组织地面近百人的大部队一同实施黑土地天空地立体监测。”刘焕军说,“多频次的全面‘体检’,提高了黑土地耕地产能与质量监测能力,构建出黑土地耕地档案,建立了黑土地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数字黑土地’和黑土地资源‘一张图’。”

在黑土保护智能化进程中,友谊分公司不断完善数据硬件设施建设,通过软件与多光谱长势诊断仪、红外遥感、小气象站等硬件设备相关联,广泛收集田间水稻的墒情、温度等农业生产要素,并进行科学决策,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为引导和带领耕地保护体系,探索推进耕地质量信息化,分公司利用多年的信息积累,将自然属性、土壤属性、种植方式、气候因素、历年产量等信息全部录入系统,素描出耕地信息,建立土地资源库,并与中科院开展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积累了一定遥感数据,目前已将分公司的各类遥感数据及处方图报送给信息公司,旨在进一步加强遥感数据整合,通过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分析,建立黑土地保护因地施策的多样化措施,使地块画像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

如今,友谊分公司农业大数据库已录入耕地、林业、水利数据4.7万余条,测土配方施肥数据3.6万余条,气象数据3650余条,涵盖了林、草、水、湿、耕地等所有农业相关数据。未来,分公司将根据数据做出精准预测预报,为智能保护黑土地提供科学的分析和决策。

责任编辑:事业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