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农垦情况

加大科技支撑狠抓秋粮生产

时间:2022-11-02 作者: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垦局 点击次数:84079

2022年,宁夏农垦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秋粮种植面积58万亩,较去年增加7万亩,其中水稻12万亩、玉米44.8万亩、大豆及其他粮食作物1.2万亩。预计秋粮作物总产48万吨以上,其中:水稻总产7万吨左右,平均亩产超过630公斤;玉米总产41万吨左右,平均亩产超过900公斤。基于节水新概念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水平,垦区粮食作物年度产量水平高于宁夏引灌区平均水平。

一、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夺取秋粮丰收夯实装备条件

宁夏农垦多数农场地处引黄渠道末梢,水资源是制约垦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已基本形成适宜于宁夏农业生产条件特点的粮食、薯类、瓜果蔬菜及设施农业等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集成配套技术,并摸索出了集研究、设计、示范、推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程高效节水技术系统化管理模式。3年来,垦区建设现代节水农业新概念项目核心示范区4万亩,辐射面积20万亩,项目区实现较常规栽培节水36.9%、节肥54.97%,提高劳动效率6.6%以上,增加作物生长量10%-20%,综合效益增加34.6%。截至2021年底,宁夏农垦已实施各类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7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5%,占当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3.9%,其中7个农场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超万亩。渠口农场、平吉堡农场和暖泉农场建立的4000亩现代节水农业新概念实验试点基地,通过引进智能滴灌节水工程与装备,实施多项技术融合,将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等措施进行试验示范,在全垦区创新实现了多项节水措施综合应用,实现了作物栽培节水、节肥、高效、环保的可持续经营,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切实强化耕地质量提升力度,为实现藏粮于地打好基础

全面倡导合理耕作,大力提倡秸秆还田、科学施肥、盐碱地及中低产田改良,提高地力水平,提升土壤蓄肥供肥能力。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进行养分合理调控,对各类肥料进行定位、定量、定时立体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2022年,垦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园区2个,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示范区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点4个,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点1个,开展其他各类田间试验4项,实现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全面提升了耕地质量。

三、大力推进科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落实藏粮于技提供保障

今年以来,宁夏农垦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各类科技创新项目投资规模再提高30%,R&D经费投入强度创历史新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研发、农业机械装备与信息技术应用等不断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项目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工程院赵春江、罗锡文2个院士工作室落户宁夏农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3个博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成立,建立了由全国25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宁夏农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合国内高校挂牌成立3个产业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建设“绿色循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成1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以及9个国家产业体系试验站点。平吉堡现代农业示范区等6个单位被中国农科院、宁夏大学等单位确定为教学实习基地,推行的“黑麦草+玉米青贮”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亩均增收500元以上,智能化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节水节肥达到40%。

四、持续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落实稳粮保供开辟路径

结合节水新概念运行机制,2022年,宁夏农垦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战略,从根本上扭转多年来土地碎片化经营格局,释放土地资源最大潜能。一是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垦土地由碎片化向集约化统一,使农场管理层真正成为管理、种植、经营的行家能手;二是发挥农垦农资、农技、农机等集约化服务优势,实行作物品种、农资供应、生产技术、机械作业、产品销售、饲草加工的“六统一”,统筹控制物资、人工、机械等土地经营管理成本,提升土地效益;三是制定“农垦集团土地规模化刚性11条”,通过自主经营、托管经营、返租倒包、订单生产等多种形式,持续扩大“公管”土地面积,做到应收尽收、整体收储,进一步提升了农垦对国有土地的掌控能力和经营能力。

五、始终做好避灾农业建设,为夺取全年丰收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落实关键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围绕玉米、水稻和小麦等优势粮食作物整体推进粮食作物产能提升行动;集成示范优良品种、精量播种、病虫害统防统治、高效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集成配套技术,以核心示范区为重点,抓点带面,促进垦区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二是针对干旱灾害严峻区域,指导农场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充分利用蓄水池、机井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水源条件,优化灌溉时间,以水补旱;因时因地喷施抗旱剂、腐殖酸水溶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抗旱能力,确保垦区农作物未因旱情而大面积减产。三是强化垦区病虫害监测预警,虫口夺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加强垦区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2022年在长山头、黄羊滩等6个农场设立12个虫害监测点,在暖泉和平吉堡建立2个长期固定监测点,对棉铃虫、蚜虫、粘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稻水象甲等主要虫害,玉米茎基腐病、水稻稻瘟病等主要病害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控技术方案。

下一步,在产业发展方面,全面推进节水农业新概念技术,继续推动垦区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品种、物资、机械、生产技术相统一,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产量,提高产值;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提高产出效益。在政策引导方面,积极与属地政府对接,争取在基础设施建设、用水权指标、专项建设中给予农垦项目资金支持,助力推动农垦产业发展,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在科技支撑方面,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建造农业数字化、可视化展示平台,用科技催生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本文节选自《农垦情况》2022年第20期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