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大通湖区举办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智慧农业论坛

时间:2020-10-20 作者:徐钢 等 来源:大通湖区融媒体中心 点击次数:4610

10月18日下午,由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共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智慧农业高论坛在大通湖区举行,立足稻渔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前景,通过“美食+文化+旅游”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胡培松、李培武、刘少军参加,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建初,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汤瑞祥,大通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陈万军分别致辞。

论坛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教授做了《关于稻渔综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做了《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室唐启源做了《对大通湖稻及蟹稻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技术探索》报告,中联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袁永富做了《中联水稻全程数字化管理思考与实践》报告,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做了《大通湖区“稻渔123工程”的创新与实践》报告。五位专家演讲生动翔实,展望了大通湖区稻渔产业发展前景和新业态。同时,还就如何推进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大通湖区乡村振兴等问题与现场专家、经营业主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当前大通湖区推进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

大通湖区地处洞庭腹地,素有“鱼米之乡”“河蟹之乡”“洞庭之心”的美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湿地资源保护区和国家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湖是天然健康的养殖基地,大湖水面12.4万亩,精养池塘4.9万亩,稻虾(蟹)综合种养13.7万亩,我区被誉为“中国淡水渔都核心区”,水产养殖是大通湖区传统优势产业。大通湖区始终坚持“绿色优质、生态安全、产出高效”的原则,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大通湖区稻虾、稻蟹产业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创建。目前,大湖天然养、池塘生态养、稻田标准养三种模式各具特色,稻虾、稻蟹种养专业合作社12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带动5800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虾蟹年产量达2.3万吨,产值7.4亿元,优质稻米年产量达8.4万吨,产值11.34亿元。稻渔模式每亩平均产值达6500元,每亩平均纯利达4200元。

通过此次论坛交流活动,专家们从稻虾、稻蟹等养殖技术、养殖模式、深加工、市场动向等方面给大通湖区建言献策,并对大通湖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给予肯定,也增强了大通湖区与各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产学研结合,为促进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讯员 徐钢 陈晗 严小平 摄影 郝佳敏)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