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兵团精神宝贵财富 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时间:2024-11-29 作者:唐伟立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2024年第9期 点击次数:13627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兵团精神是兵团人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也是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宝。本文认为,兵团精神与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一定的耦合性,体现在四个层面: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情感归属,无私奉献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要求,艰苦创业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驱动力。新征程上,必须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关键词:兵团精神;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兵团精神是兵团事业薪火相传的“根”和“魂”,也是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法宝。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内涵

重视精神生活建设是我们党的重要经验。“精神生活是与物质生活相对应的生活样态,是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包括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任务。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的是全体人民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以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资源,来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来说,需要有远大而崇高的共同目标,需要有广泛凝聚共识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需要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需要有富足的精神家园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深刻把握兵团精神与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度关联性

(一)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灵魂所在,体现了兵团人的信仰根基,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情感归属

精神生活富裕的人,在情感归属上必定是把国家放在第一位、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人。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0年来,几代兵团人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将国家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融入血脉之中。他们满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扎根天山南北,创业戈壁荒原,义无反顾地在绵延数千里的国境线上戍边,谱写了一曲曲为国牺牲、为国奉献的壮歌。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灵魂所在,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兵团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是每一个公民的本分和职责,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情感归属。

(二)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兵团人的胸怀格局,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要求

精神生活富裕的人,必定是有奉献精神的人,不会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心怀他人、集体和社会。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崇尚奉献,这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同样,奉献精神也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70年来,在党的号召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始终坚持“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实事”的初心,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在天山南北、两大沙漠边缘、两大盆地周边、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为建设新疆、保卫边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奉献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在态度、行动和信念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兵团人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胸怀格局的具体体现,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要求。

(三)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实践展示,体现了兵团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

精神生活富裕的人,必定是有奋斗精神的人,在艰苦奋斗中充实物质、充盈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为有牺牲多壮志,才有今天的成绩。70年来,兵团人以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和强大力量,在风头水尾白手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在南北疆建起一座座军垦新城,逐步建立起涵盖食品加工、轻工纺织、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创造了人间奇迹,铸起了不朽丰碑。艰苦创业的精神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中,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实践展示,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

(四)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的鲜明品格,体现了兵团人的守正创新,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驱动力

精神生活富裕的人,必定是永远保持着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生机活力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一部兵团史就是一部开拓进取史。70年来,兵团人正是靠着这种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不断实现突破,在新疆现代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和社会事业等多领域开创了先河,使很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创造了多个新疆第一甚至全国第一。比如,兵团人在“植棉禁区”创造了高产棉花的神话、在不毛之地建了大学、在沙漠腹地修了机场。目前,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兵团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2061万亩,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兵团粮食作物单产616公斤,居全国第一;2023年,兵团冬小麦单产居全国第一。可以说,开拓进取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是兵团精神的鲜明品格,体现了兵团人的守正创新和与时俱进,是兵团发展进步的源泉,也是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驱动力。

三、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兵团各族职工群众共同奋斗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宝贵财富。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一)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强化兵团人情感归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必然要求。在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兵团广大职工群众自觉把热爱祖国作为政治立场和核心追求,不断强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情感归属。

(二)大力倡导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兵团人道德境界

无私奉献精神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汲取前进力量,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道德素养和胸怀格局,引导大家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新疆工作大局的高度认识兵团的功能和作用,调整好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弄清楚人为什么活着才最高尚、最有意义、最有价值,为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而拼搏奉献。

(三)坚定艰苦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不断铸牢兵团人立身之本

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是靠艰苦奋斗创业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和取得辉煌成就的。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提出,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引导职工群众认识到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进一步坚定艰苦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不断壮大兵团综合实力,为推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姿态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兵团人精神品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不吃老本、再立新功”是对兵团精神的自觉传承,它标识出新时代兵团人思想境界的新高度。在推动兵团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充分彰显兵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作用,引领职工群众以开拓进取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在履行职责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兵地融合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再立新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动力。

[作者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1] 向勇.精神共富的时代价值、核心内涵与实施路径[J].群言,2022,(10):4-7.

[2] 尹俊.深入理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J].理论导报,2023,(08):57+61.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