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推进农垦场史馆建设 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时间:2021-12-23 作者:胡从九 殷甦雪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13279

中国农垦经过80年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在长期的开发建设中,农垦逐步发展成为以农业为基础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组织,培育出包含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移民文化、知青文化、黑土文化、边疆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融合的独特的农垦文化,锤炼出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农垦文化已经成为广大农垦人独特的文化标识和我国乡土文化的一枝奇葩,激励一代代农垦人砥砺前行,奋勇争先。

为了展示农垦建设成就,留住历史记忆,保护农垦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振兴,近年来,不少农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建起了一批场史馆(含陈列馆、知青馆、博物馆)。据初步统计,农垦系统有各类场史馆200多家,大多数规模虽不大,但前来参观、交流、学习的单位和人员持续增加,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一些场史馆已经成为当地的科普基地、教育基地、实习基地、旅游目的地。

黑龙江省八五〇军垦开发建设纪念馆是北大荒农垦集团第一批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场史馆和西华县园艺场博物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第八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一些场史馆把场史与特色产业展示结合起来,如四川苏稽蚕种场“蚕科普体验馆”、内蒙古三和马场“马展览馆”、青海牧草良种繁殖场“牧草展示馆”、辽宁大台山果树农场“果树展示馆”、北京三元“奶牛展示馆”,还有“牛”“羊”“剑麻”“甘蔗”“芒果”“荔枝”展示展览馆等,丰富了展示内容。

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2010年7月开馆,陈展面积2200平方米,现有馆藏展品2219件。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官兵及其后来人把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今日的苏北米粮仓的奋斗历程,再现了淮海农场成为“江苏农垦的摇篮”的辉煌。陈列馆先后被命名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盐城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江苏省党员教育实景课堂,被列为盐城市廉政文化教育旅游专线,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军垦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各界参观者万余人次。

漠河驼场前身是1951年西北军政委员会组建的“西藏运输总队”,曾三次紧急驰援进藏,为西藏的和平解放、青藏公路的建成和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海省莫河驼场青藏驼队纪念馆2018年6月正式开馆,已累计接待6万余人次,其中2021年接待游客528批次共11776人次,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党建活动的机关事业单位、学校来自全国各地。其584件(套)各类珍贵历史文献资料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套)、国家二级文物6件(套)、国家三级文物11件(套)。青藏驼队纪念馆是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贵州湄潭茶场前身是1939年9月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场开启了中国现代茶叶科技的先河,推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在中国茶叶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茶厂建设的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面积1000余平方米,内设“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农垦茶叶”“茶叶科研”等展厅,专门展陈湄潭茶场各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事迹和重要贡献;茶场发展历史设有三个分馆——中央实验茶场纪念馆、茶工业博物馆、茶史陈列馆,分别在现有遗存建筑的基础上布展陈列,共有实物展品近500件,图片约600张。

场史馆是直观、立体反映农场历史、展示农场形象的窗口,图、文、声、物并茂,是宣传推介农垦、扩大农垦影响、增强农垦凝聚力的重要平台。搞好农垦场史馆建设,有利于弘扬农垦文化,促进农旅融合,发挥农垦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