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以发展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创新在保护耕地资源,促进耕地健康利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守住农业经济健康运行的底盘,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具备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95亿吨,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493公斤,远超国际社会公认的人均占有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今年我国夏粮增产72.5亿斤,全年产量有望继续增长。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的国内自给率一直维持在95%左右,大豆自给率两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正是因为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了保障,我们才有了从“吃饱”到“吃好”“吃营养”“吃健康”的底气,有了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可能。
但从长期态势来看,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近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全球消除饥饿的步伐不进反退,食物不足水平倒退15年,相当于2008—2009年间水平。我国虽然从总体形势上看粮食安全有保障,但供需不平衡是常态化表现。一方面,进出口贸易不均衡。去年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达1.6亿吨,其中大豆进口达9941万吨,肉类进口量738万吨。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大国,按全部农产品进口数量观察,农产品进口对外依存度仍较高。我们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与忧患意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保持清醒与警惕,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饭碗。“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要求绝不能改变。另一方面,居民营养缺乏和供给过剩问题并存。从大食物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居民对蛋类、奶制品等食物的消费量仍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而谷薯类食物的摄入量偏高,尤其农村地区谷薯类消费量更高,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供需不匹配,城乡差异大等现象显著。粮食事关生存、发展和安全,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始终是不容忽视的头等大事。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制度,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扛起了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算经济账,更算政治账;算眼前账,更算长远账。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明确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通过一系列硬措施、硬责任、硬要求,初步遏制了耕地减少的态势。截至2023年底,实现耕地净增加47万亩。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在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的基础上,持续释放一系列积极因素,使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稳定的耕地基础和能力基础。
一是提升耕地的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完善建设、验收、管护机制。试点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强改善土壤肥力、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的转化应用,做到用地养地结合,致力于耕地等级提升,增强粮食产出能力。
二是优化耕地的生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生态“粮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擦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三是挖掘耕地的潜力。发掘新增耕地空间,更要充分开发耕地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我国有丰富的盐碱地等非耕地资源,极具开发利用潜力,是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实践中,已有大量的“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成功案例,要及时总结推广。同时,根治土地撂荒现象,潜力也很大,需要高度重视。
四是非耕地的利用。随着食物消费升级,居民食物消费数量和种类增加,以关注总量安全为主的粮食安全观正向多元大食物安全观逐步转变。农业食物系统向更加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环境可持续、更具韧性、更具包容性的目标转型已成为国内外共识。大食物观的背后是大资源观,我们既要关注口粮供给能力,向农田要食物,也要向草原森林海洋、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五是耕地的拓展。进一步加强农业对外合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中非合作、南南合作,通过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开拓利用全球农业和耕地资源,拓展粮食生产空间,增强粮食供给韧性。
提升新质生产力是根本保障
随着传统要素资源以及工具手段对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耕地和非耕地资源保护、利用、拓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创新性配置多种资源要求,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统筹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保障国家粮食食物安全提供新的理念,开拓新的路径,实现新的跃升。
一是广泛应用数字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对耕地的全面、精准、实时监测和管理,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二是创新运用生物技术。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生态系统污染治理等方法改良土壤、修复耕地,提高耕地等级,增强耕地产出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潜能。
三是充分利用设施技术。通过人工合成模拟自然环境,综合利用沙漠、森林、草原、海洋和空间资源,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立体农业、都市农业,拓展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植物工厂,最大化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与空间拓展。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巩固提升资源要素的产出和保障能力,在保障绿色生态高品质农业生产及非耕地农业生产中拓展设施技术应用场景。
四是锚定发展未来技术。未来农业将是一个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通过根植于前沿科技的发展与突破,促使农业元素与工业技术互相融合的未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耕地等自然资源对粮食和农产品产出的制约,挖掘发展潜力。通过研发细胞培养肉、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等新型食物,克服和缓解对耕地等资源要素的依赖,推动“未来食物”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为耕地保护、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它最大限度地将每一寸耕地、非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使有限的自然资源生产出足量的农产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推动我国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