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海南省农垦召开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

时间:2002-09-1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252

加快垦区城镇化进程 促进垦区经济快速发展 海南农垦报道:8月30日至31日,海南省农垦召开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旨在总结和交流4年来垦区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研究和部署下一步任务,加快垦区城镇化进程,促进垦区经济快速发展。 参加会议的有省农垦总局领导林玉权、符孟彪、全孝华、林芳明、陈永希、郭钦宜以及垦区各农场场长、总局驻各市县办事处主任和总局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共100多人。 这次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现场参观。与会者先后参观了南滨、南新、新星、新中、乌石等农场的办公、住宅、商贸、文化教育建设以及环境建设等。第二阶段移师海口召开工作会议。 海南省农垦总局副局长郭钦宜作会议工作报告。郭钦宜首先回顾了自1999年海南省实施“百镇”建设计划以来的4年中,垦区农场小城镇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他说,这4年是垦区有史以来小城镇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建设最有序、成效最显著的4年。4年中,垦区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达7.2亿元,新建公共设施181万平方米、住宅212万平方米、道路781公里以及新建草坪、路灯等其他公共设施一大批,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和农场职工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差别在逐步缩小,二三产业逐步活跃。2001年,垦区92个农场(所)场部常住人口达到28.9万人,流动人口6.1万人,平均每个农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3804人,农场小城镇初具规模,有效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郭钦宜并将4年来垦区农场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绩归纳为六条经验。一是认识到位,组织健全;二是规划先行,措施得力;三是产业支撑,增强后劲;四是多元投资,全民共建;五是企业主动,政府支持;六是强化管理,创建文明。在总结成绩的同时,郭钦宜也指出了垦区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不足。在谈到“十五”期间垦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时,郭钦宜指出,到2005年,垦区的城镇化水平要达到50%以上,每个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30个以上的小城镇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通信畅通、文化发达的现代文明小城镇。为此,郭钦宜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农场城镇化进程;要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安排布局;要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小城镇功能;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城镇产业升级;要突出精品特色,创建不同类型的城镇经济;要建立投融资体制,加大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要实施场乡联动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郭钦宜还就发展城镇经济加快农场城镇化进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要求。 海南省农垦总局局长林玉权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就垦区农场小城镇建设工作谈了六点意见。一、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使命感。林玉权指出,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优化农业和农场经济结构,对于调整垦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场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职工收入,促进垦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要抓住机遇,下大力气,把农场小城镇规划好、建设好。二、注重规划意识,超前描绘小城镇蓝图。林玉权说,小城镇规划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着眼长远,起点要高,适度超前。但又必须注意要结合场情,因地制宜,建设目标要与农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改变那种缺乏特色、风格雷同的低层次模式。三、提高产业意识,夯实小城镇经济基础。林玉权指出,小城镇建设,要与农场的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与发展现代工业结合起来、与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为此,一要坚持做强做优天然橡胶产业方针,巩固提高海南农垦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地位;二要推进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垦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要大力发展资源工业,提高垦区热带农业产品加工转化率;四要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繁荣小城镇经济;五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独具农垦特色的生态旅游业。要以小城镇为载体,以建城促进兴业,以兴业带动建城。林玉权强调指出,各单位搞小城镇建设,必须在保生产、保生活、保稳定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绝对不能乱上项目,盲目攀比。四、强化精品意识,突出小城镇人文特色。林玉权指出,各农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通过独特的景观和标志性建筑,显示自己的特色,表现自己的风格。每一项工程都要精雕细刻,建成精品。要围绕职工行路难、饮水难、农产品流通难等问题,抓好“形象工程”、“民心工程”建设。五、增强经营意识,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林玉权指出。我们要增强“经营城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运用市场机制,走出一条建设和管理城镇的路子。要广开门路,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要把农场小城镇建设融入地方城市化建设总体规划,吸纳地方乡镇迁府农场携手共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六、树立文明意识,塑造农垦企业新形象。林玉权指出,小城镇是农场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努力提高小城镇的文明程度。要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农场小城镇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居民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活跃,镇容镇貌的进一步美化,社会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把小城镇建成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化的社区,又要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实现垦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会议期间,还听取了新星、乌石、南滨、东太等4个农场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介绍。这次会议是由省农垦总局副局长陈永希主持的。

责任编辑:中国农垦信息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