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农垦情况

海南农垦40年改革开放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0-08-04 作者: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 来源:《新中国农垦改革开放40周年》 点击次数:2027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垦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海南农垦作为承担国家天然橡胶基地建设、屯垦戍边使命的国有企业,40年来一直坚持企业化方向探索改革,先后经历了组建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实行省部共管体制、中央直属垦区全面下放海南省管理、推进垦区集团化与农场企业化等不同阶段的改革。改革提升了海南农垦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了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

一、改革发展几个重要节点和重大举措

回顾海南农垦改革开放40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1980年成立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1988年组建海南农垦总公司。根据1979年7月23日国务院转发农垦部《关于尽快把国营农场办成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座谈纪要》的精神,广东省编制委员会1980年12月批复同意海南农垦局、通什农垦局分别成立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两个农垦公司分别与两个农垦局为两个牌子,一套人马。

这一阶段农垦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成效是: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改变了国有农场单一经营种植业、单纯生产原料和多数产品自给性比重大的状况,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0年比1978年增长了7倍多,开始走上农林牧渔副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发展道路;实行财务包干,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兴办职工家庭农场,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推行场(厂)长、经理负责制,解决对企业经营者管得过死的问题;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职工住房商品化。农垦打破封闭格局,逐步走向开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农牧渔业部决定广东、海南两省农垦的计划、财务、物资等项业务和干部工作分开管理。1988年3月,海南省(筹建)农垦总公司正式成立。同年5月,成立海南省农垦总局,与海南省农垦总公司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同年12月,海南农垦下放海南省领导,实行中央和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而海南省实际只管理海南省农垦总局领导班子成员。

这一阶段农垦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成效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实行“抓大放小”“国退民进”政策,海南农垦在农业实行个人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将国有小型场办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国有资本,实行民营化经营;将大部分直属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实行租赁、兼并、破产拍卖。

二是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逐渐形成多形式、多成分的所有制结构。其中,形成了职工自营经济,它成为海南农垦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职工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是根据国家关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要求,探索垦区生产经营责任制新路子和办法,先后在4个农场开展“集团公司”方式的企业改组试点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改组试点。在基层单位扩大股份合作制试点,先后诞生包股结合、折价扩股、租股结合、职工合股、产权转让、公司+农户6种股份合作制模式。

四是2004年开始酝酿组建成立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胶集团”),并在4个农场进行改制重组试点。2005年3月,海胶集团正式成立,对垦区天然橡胶生产实行统一管理,明晰产权关系,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推行统分结合的职工家庭承包方式和将开割胶园长期承包到职工家庭户的办法,为海胶集团走向资本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海南农垦这两次企业化改革主要是农垦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触动体制机制。实际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是农垦总局,实行的是行政化计划管理,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和农垦总公司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2008年海南农垦由省部共管下放海南省全面管理,推动以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改革。海南建省后,经济尤其是二三产业加快发展,而以农业为主的海南农垦由于改革滞后,地位和经济实力逐年相对下降。1988年,海南农垦的GDP占全省的1/3,到了2006年,仅占全省的7%。海南农垦在海南的发展大潮中逐渐被边缘化,民生欠账多,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低,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拖累。2005—2007年,儋州垦区爆发了上万人的大规模群体事件,要求退出农垦。“退场风波”波及160个并场队、5.6万多名职工。影响了农垦乃至全省的社会稳定,引起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7年1月,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建议将海南农垦下放给海南省全面管理,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统一。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决定把海南农垦下划给海南省全面管理,并明确了改革方向。

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实现海南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这一阶段主要做了4件事。

一是集中精力、财力解决民生欠账问题,为农垦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集中解决了4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集中修建了4000多公里的场区道路,惠及人口83.2万人;集中完成了电网改造,电价从每度1.28元降到0.6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4万套;将垦区职工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原来以农场为保险单位的医保纳入地方统筹。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较好地化解了影响稳定的12类主要问题。

二是推进海南农垦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将垦区493所中小学校、27个气象台站、五项社保、民政职能移交地方管理。

三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内部机制改革。推行以“定量上缴、剩余归己、统一收购、市价结算”为核心的国有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大幅度调整分配比例,胶工所得从原来占橡胶产值的21%提高到54%。推行扁平化管理。92家农场合并重组为49家,海南橡胶分公司由84家整合为25家,直属工商企业由42家整合为4家。同时对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监督机构从85个减少到8个。通过重组,减少管理层次,降低了行政成本。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对企业人财物管理系统进行流程再造,建立了人力资源、财务预算、信息管理、供应链系统,并建立了奖惩机制,实行了资金集中管理;在农场开展清土地、清人力、清资产和控制费用开支的工作。通过内部机制改革,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四是依托优势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发展。2010年9月,海南省农垦总公司与海南省农垦总局分开独立运作并于10月改制成立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垦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天然橡胶、热带现代农业、旅游及旅游地产、金融服务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2011年1月,农垦集团旗下的海南橡胶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农业板块市值最大的公司。2012年4月,成功并购了全球最大橡胶贸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R1公司。2011年12月,中国农业企业第一家财务公司——海南农垦集团财务公司挂牌成立。2013年和2014年,农垦集团两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实践证明,国务院作出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海南农垦有6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虽然这一阶段的改革力度大,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海南农垦农场仍然承担着大量应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承担的办社会职能,耗费了农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海南农垦还存在企业市场化运行落后遏制农垦经营效率、管理体制缺陷造成部分企业亏损严重、产业结构单一致使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2015年至今,推进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的改革。海南农垦上一轮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严、分配不公、产业不强、人才不强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影响了海南农垦事业乃至海南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2015年,海南农垦企业亏损高达12亿元。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出台后不久,2015年12月16日,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抢抓机遇启动新一轮农垦改革,并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强力推动。

这一轮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围绕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公平分配、做大产业、改善民生、精强人才,实施“八八”战略,加快海南农垦改革发展,把海南农垦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国家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这一阶段全面完成了中央新一轮农垦改革两“个三年”任务和12项专项试点,归纳起来主要做了5件事。

一是完成垦区集团化改革,实现去行政化和体制机制转换。针对原农垦总局和农垦集团“两张皮”,相互掣肘、资源难以整合的突出问题,取消原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实体机构,在原农垦总局和农垦集团的基础上,组建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省政府直属国有独资企业,省国资委经授权对其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农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海南农垦结束了“政企合一”的历史。

二是全面完成国营农场转企改制。注重将农场转企改制、二级产业集团组建、八大园区建设三位一体相结合,探索总结出4种模式:产业禀赋和基础较好的农场单独改制成公司;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将农场改制成园区建设主体运营公司;与产业集团发展相结合,按产业集团需要推进农场改制并划归产业集团管理;以市县为区域同步推进农场转企改制与重组整合,形成发展合力。全面完成垦区38家农场转企改制,成立26家农场公司和5家产业集团。改制后的农场公司积极性得到激发,当年即实现全面盈利。

三是完成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在全国首创设“居”,政府通过委托授权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原农场承担的22大类106小项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社企分开;完成垦区农场医疗卫生机构、公安及协警、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水库安全、住房公积金等单项职能移交工作,顺利平稳移交环卫、道路养护、公共照明、供水排水、市场管理等职能和各类人员;垦区脱贫攻坚、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美丽农场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等民生事项纳入全省统筹。

四是强力清理农场土地“三过”。通过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摸清土地资源底数,通过调整地租标准增加农场土地租金收入,通过实行阶梯地租合理调控承包地规模,通过土地或土地收益再分配增加无地、少地职工收入,通过合同换签规范土地承包行为,通过确权、调处等方式收回被侵占土地,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承包租金过低、租期过长、面积过大“三过”问题。

五是改革创新规范土地资产资源管理。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按照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关于强化农垦土地权益保护,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任务的要求,推进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截至2018年年底,完成权籍调查面积达100%、发证率95.7%,超过国家要求90%的工作目标。推进农垦土地资产化资本化。通过实施土地划转变更登记并入账管理,完整显现企业土地资产价值,增加了企业有效资产总量。研究提出土地作价出资转增资本金后作为产业项目用地;土地作价出资后注入上市公司用于上市公司土地证券化运营;土地评估作价后实施企业融资等三种资本化模式。探索多种方式的土地规模化整合,形成土地作物银行的运营模式。整合5400亩碎片化土地用于规模化种植,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农发行合作探索出“政府牵头、企业主体、银行支撑、政策扶持”的南繁科研用地流转模式,有效解决南繁科研育种用地面积不足、租赁关系不稳定等问题。实施红光耕地开垦项目,实现保障全省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规模化整合、垦区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一举多得。

这一阶段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彻底破解了制约海南农垦发展的体制问题,海南农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但是仍然存在机制不活、企业经营积极性和员工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整体实力和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缺少“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

二、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效及启示

2017年3月,农业部在海口召开全国农垦改革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海南农垦改革的经验,并高度评价“海南农垦改革为全国树立了一个标杆”,特别是在办社会职能改革上大胆探索,创造了改革的典型。2018年7月,海南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第三次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

(一)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2018年,海南农垦天然橡胶种植365万亩,同比1978年增加123万亩,累计向国家提供橡胶760多万吨,创造了多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橡胶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6次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先后并购了全球大型天然橡胶贸易企业的新加坡R1公司和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橡胶加工企业KM公司。同时还在橡胶种植技术、种苗、管理等方面支持地方农民,带动地方橡胶种植面积420万亩,干胶年产量17万吨。

(二)建起我国最大的热带农业生产基地。截至2018年,海南农垦热带农业及热带作物种植面积360多万亩,主要种植芒果、荔枝、胡椒、茶叶、槟榔、龙眼、香蕉等,年产量120多万吨。整合垦区芒果产业资源,成立果业集团,芒果面积30多万亩,产量20多万吨,均占全省的37%,“神泉”牌芒果获得“中国果王”“中国果后”称号;整合茶叶资源,成立茶业集团,其已成为海南省最大的茶业龙头企业,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85%以上,2018年企业营收比2016年成立当年增长了35%,荣获“2018中国茶叶百强企业”称号,是海南省唯一上榜的茶业企业和全国农垦排名第一的茶业企业;整合荔枝产业,成立荔枝产业集团,荔枝种植面积逾10万亩,占全省的34%,产量6万多吨,占全省的41%;咖啡产业集团生产的“母山咖啡”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中国农垦展团“十佳优质农产品”第一名。

(三)企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海南农垦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整体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1978年和1988年,海南农垦各行业国民收入生产额分别为3.4亿元和7.3亿元。2017年,海南农垦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8%,利润总额4.08亿元,与改革前的2015年相比,大幅增盈约1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0.6亿元。2018年,海南农垦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5.21%;利润总额5.97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全省国有企业平均增速快32个百分点。2019年上半年,实现汇总营业收入110.3亿元,同比增长4.5%;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265%。

(四)土地资源活力被激活。经过多轮的土地清理特别是2017年3月启动的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爆破式”改革——农用地规范化管理,全面激发了海南农垦“沉睡”的土地资源活力。经过垦区各单位承包租赁合同换(补)签,土地承包租金单价大幅度提高,与规范管理实施前的前3年土地平均年租金相比较实现翻两番。清理收回土地62万亩,调整出约30万亩土地通过土地换就业的方式,解决了垦区大部分并场队、归难侨居民的就业问题,维护了垦区社会总体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改革成果惠及职工。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垦区职工,垦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进人口向农场场部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危房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职工住房改造和改善居住环境。2007—2016年,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万多套,惠及职工群众50多万人;通过实施畅通公路项目和胶园道路项目建设道路5800多公里;职工收入大幅提高,不少职工还盖起了“芒果楼”“荔枝楼”“槟榔楼”,2017年、2018年垦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两年平均增长26.2%。

(六)参与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发起成立海南农垦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海南农垦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成为海南省贯彻落实中央12号文件任务清单中第一个落地的项目。二是创造性提出了农垦土地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模式和实施路径,2018年完成2万多亩国有划拨土地40%权益作价出资转增资本金10多亿元,在自贸区建设土地极其珍贵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条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属、通过做实企业资产获得发展资金的路子。三是成立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布新华.海南农垦系列价格指数。四是积极打造大宗商品交易所。海垦旗下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累计在线交易成交量2000多万吨,成交金额1.4万亿元;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自2018年年底成立以来,共组织各类橡胶产品网上交易成交量达400多万吨,交易金额600多亿元。五是勇于推进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两项金融创新工作入选2018年“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八大案例”。六是积极探索推进海南农垦土地承包金收益权资产证券化融资,用于支持垦区重点产业培育和骨干项目建设。

回顾40年走过的历程,海南农垦改革能取得以上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央和国家部委、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精准发力抓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到海南农垦视察工作,对海南农垦的改革发展成绩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在“4·13”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农业农村部主要领导3次率部有关负责同志来海南实地现场调研指导改革工作,在海南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动农垦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委给予有力支持;海南省委省政府把贯彻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作为推进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二是各方面通力配合、全力支持,齐心协力打总体战。在贯彻中央文件过程中,海南省委省政府明确任务分工,压实责任主体,统筹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全省上下都把农垦改革作为分内的事情,服从大局,主动作为,形成改革合力。三是有改革创新、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尽心竭力解难题。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体制顽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对症下药逐一加以研究解决。如探索首创在农场设“居”的改革办法,以相对较低的改革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四是基础工作深入细致、扎实牢靠,不遗余力做功课。对农场公司化改造、清理规范土地承包等触及深层利益的重要改革,对社会职能移交、历史债务化解等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重点任务,从省到市、县都没有“等、靠、要”,而是深入一线摸情况、找办法,探索出可行的改革路径。五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切实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努力营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六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凝聚最广泛的改革力量。推进农垦改革,涉及多方面利益调整,改革始终把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妥善处理好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稳妥推进机构调整和人员分流,对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置,让职工享受更多改革红利,凝聚共识,支持改革。

三、今后的展望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努力把农垦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努力把海南农垦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国家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2018年,海南启动建设自由贸易区(港),更是为海南农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海南农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充分把握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结合农垦的实际,谋划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的产业,围绕构建海南现代产业体系三大领域、五大平台、十二个重点产业,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在天然橡胶产业方面,高标准建设核心胶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深度布局天然橡胶全球化产业链,增强天然橡胶全球话语权。在南繁育种产业方面,加快推进南繁科技城和南繁科研育种专区建设,探索建设种子期货中心和交易平台,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在草畜产业方面,推进全省养殖产业向集约、高效、绿色的方向转型升级,并且为丰富全省人民的餐桌、保供稳价作出贡献。在特色高效农业方面,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条龙”产业链。不断引进和推广种植市场反应好、经济效益佳的热带水果和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全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全省人民提供质量保证、价格稳定的农产品。在探索新产业发展空间方面,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在旅游、金融、医疗健康、会展、大宗商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南繁育制种等产业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谋划产业发展新亮点、增长点,为建设美好新海南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