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农垦情况

深化改革创新 推动转型升级 绘好农垦高质量发展“永春画卷”

时间:2025-03-20 作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永春县农业农村局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垦局 点击次数:11013

近年来,福建省永春县持续深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组建福建省永春农垦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春农垦公司”),创新“三个三”机制,有效整合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的农场及涉农国有企业,成功转型为富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在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发展、种质资源保护、农业品牌推广等领域担当作为,为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实践提供样板。

一、锚定改革目标,建立三项机制,提增发展动力

(一)由“多线管”变“垂直管”,让管理更高效。永春农垦公司将原县农场、猛虎柑桔场、天马柑桔场3家国有农场,以及县属的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金丰种子公司、县农业机械公司、县城区牲畜定点屠宰场4家农业国有企业,纳入永春农垦公司一体化经营与管理,总计资产8.93亿元,涵盖资金、土地、房产、设备等各类资源资产,有效实现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扩大资产规模。

(二)由“一元制”变“多元制”,让资金更充足。用好政策资源,探索多种资金投入机制,不断拓宽企业项目资金渠道。一方面,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依托流转租赁农用地等举措,获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亿元农地流转中长期贷款,以及县信用合作联社990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另一方面,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发挥好中央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累计完成筹融资13亿元。

(三)由“单独干”变“集体干”,让群众更受益。通过探索垦地合作模式,以“农户+村集体+镇办公司+入股农垦公司”“农户+村集体+入股农垦公司”等形式,采取租金兜底和收益分成,实现利益再分配,有效推动了资源共享、帮扶共促和发展共赢。例如,在永春县“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建设项目中,永春农垦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紧密合作,开展甘蔗品种园项目。通过统一引进果蔗新品种和新技术,甘蔗亩产值从1.3万元提升至2.7万元,带动100余户农户参与,每年可为农户增收500万元以上。

二、守牢改革底线,实施三类项目,提增发展实力

(一)抓好强基固本。永春农垦公司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为主业,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实施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项目,持续稳定全县粮食产量。自2022年起,永春农垦公司整合各类涉粮政策资金,作为项目业主策划并实施了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0.136亿元,建成9847亩高标准农田,有效满足了5个乡镇26个村5000余户群众在粮食生产中的引水灌溉及其他生产需求。积极探索撂荒地整治新模式,对全县共计2700多亩撂荒地统一流转、统一招商、统一种植,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种植水稻、蔬菜,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

(二)抓强特色农业。围绕永春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精准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工程,有效激发农垦发展动力。猛虎柑桔场对600亩智慧生态柑园进行改造提升,建成永春芦柑史馆展示中心和现代农业产业培训中心;天马柑桔场创建芦柑科技小院,在全国首创黄龙病区柑桔种植的“永春模式”,辐射带动30多个柑桔种植示范片,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荣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全国“最美科技小院”称号;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致力于种业资源保护和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建成华中、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柑桔种质资源圃,保存柑桔品种1300余种。此外,还成立“永台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完成1.5万份杂交育种和13个柑桔杂交组合。

(三)抓优配套设施。坚持市场运作,强化部门联动,永春农垦公司积极承接和美乡村建设、农文旅产业等配套设施项目,不断延伸拓展农垦发展领域。2021年以来,承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县等多个国家级园区的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亿元,建成高空观景缆车、五里古街、农副产品加工标准化厂房等。

三、拓展改革内涵,打造三种模式,提增发展活力

(一)聚焦“农垦+品牌”,丰富品牌内涵。以永春芦柑、永春佛手、永春香、永春老醋、岵山荔枝、仙米、果蔬、永春白番鸭等8种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统一打造永春县农产品IP形象。永春农垦公司作为该IP的持有者和管理单位,成功申请国家级版权,并制定了IP使用管理规范与标准。此外,精心挑选县域内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合作,研发出8款“永春农垦”品牌产品,开设5家线上线下直营店,不断提升永春农垦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二)聚焦“农垦+文旅”,加快融合发展。紧扣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永春旅游资源,推动农垦产业与旅游、历史、民俗、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在县农场着力打造“未来的奢侈品就是乡村生活”品牌,全力推进“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十里桃源·永春生活”等项目建设。成功举办永春“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农业嘉年华活动,将5000亩农地打造成特色农旅融合区。2024年国庆节期间,该区域吸引游客达10万人次,相关经验做法获得《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三)聚焦“农垦+园区”,实现以农引资。积极布局产城融合发展格局,深化“农垦+园区”建设模式,推动实施一批农业基础性项目,持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产业。自2022年起,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同步推进农产品集中加工园区周边低效工业用地的再开发工作。已完成15万平方米厂房的升级改造,吸引4家农业企业入驻园区,项目总投资达7.35亿元,预计每年可创造税收4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