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理论探讨

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来自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的探索实践

时间:2021-03-04 作者:郭晓鸣 曾旭晖 骆希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9119

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小农户面临土地要素供给困难、产业资金支撑不足、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市场抑制效应加剧、生产技术提升面临障碍、支持政策存在靶向偏差六大发展困境,阻碍其有效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通过创新性实践探索,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彭山模式”,为全面深化这一重要领域改革实践提供了典型借鉴。

针对小农户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性矛盾,“彭山模式”瞄准小农户现实需求,依托优势产业,通过“系统要素集成、多元改革赋能、精准政策创新”三向发力,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构建以小农户为扶持主体的要素保障机制。彭山区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公司+园区”等模式,让小农户有效分享现代农业转型红利。建立利益分享模式,率先探索财政资金投入形成固定资产并由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有偿使用,农户量化股份后持股参与分享经营红利的模式。探索产业链增值共享模式,并进行股权量化,实现多方共享产业链延伸的增值红利。构建农业产业联合体带动模式,以农业产业联合体为引领,推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一体化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构建以本土乡村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培育机制。彭山区以本土乡村人才为重点,建立协会、联盟等专业性组织,为乡村人才开拓提升本地产业提供重要平台,示范性引领帮扶周边农户,形成效率更高和稳定性更强的带动效应。探索构建本土人才培养的三级人才库机制,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的思路,实行分类培育,全面提升农民从业能力。大力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按照“示范培训+分类培育+导师帮带”方式,遴选高素质农民进行为期一年的精准化培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构建以乡土能手和合作社为主导的技术供给机制。彭山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典型农户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小农户技术更新与变革。建立农技人员与乡土种田能手“一对一”的帮扶制度,由农技员指导做好品种更新、新技术推广工作,并纳入年度考核。建立一套高素质农民的认证、培训、激励、扶持制度体系,在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养老医疗保险、贷款贴息、学历进修等方面累计补贴资金达300万元。强化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功能,为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提供专项政策支持,使其成为带动小农户改进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组织载体。

构建以内生性发展为导向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彭山区创新“三级土地预推-风险前置审查-平台公开交易-出险应急处理”土地流转四步机制,由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对土地流转进行管理督导,全程高效服务并化解流转风险。创新整合涉农补贴与社会化服务,为社会化服务组织精准提供补贴,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全区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内容涵盖土地托管、育苗育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电商物流、劳务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

构建以改革赋能为突破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创新培育家庭农场,彭山区出台《培育壮大农民专合社和家庭农场九条措施》《星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重点培育有发展潜力、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两权抵押”试点。构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产权交易-产权评估-风险缓释-产权处置-产品创新”五大体系,全方位满足农户贷款需求。创新农业特色保险。创新推出特色水果保险,农户只承担35%的保费,其余均由财政补贴。在赔付方面,自然灾害最高赔付达6000元/亩,同时确保每亩经营收入不低于当年市场监测价格。

彭山区以保护广大小农户的基本利益为基点进行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制度机制方面的重要成果,探索形成了以下五个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1.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深化联动性配套改革

促进小农户发展转型需要对其所需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彭山区统筹实施农村产权制度、高素质农民、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等多项改革试点,发挥改革的协同效应。其经验表明,通过联动性的配套改革破解小农户发展中要素供给的关键瓶颈,并以政策的协同形成资源要素的集聚效应,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路径。

2.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系统性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彭山区的经验表明,以内生性发展为导向构建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农户发展动能,并且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社会化服务的高效供给。要鼓励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托管、代耕、统防统收等生产性服务。要鼓励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要积极对接农业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系统化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

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加快标准化全产业链体系建设

如何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品控体系以保障农产品的标准化、高品质,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破解的关键性难题。高度重视以标准化为导向深化农业全产业链分工,制定从生产到流通环节全覆盖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整合外部专家、本地农技人员、本土专家共同参与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建设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4.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高度重视农户集体行动赋能

小农户单独面对市场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必须强化集体行动抱团发展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持续发展。对农户集体行动赋能应重点聚焦三个方面:强化小农户集体行动组织载体的培育,加强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的培育。强化小农户集体行动能力,实施针对小农户的能力建设行动,提升其经营管理、市场对接、集体议事决策等能力。强化小农户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鼓励以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多种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5.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路径

对小农户发展要素的供给必须突破单一行政村、单个合作社的边界,通过跨区域整合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的要素聚集。跨区域的主体联合,支持小农户跨村、镇组建合作社与联合社。跨区域的行业性联合,支持组建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有效发挥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支撑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