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云南咖啡“长短腿走路”困局待解

时间:2013-11-06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2855

  如果一个人用一条腿走路,那不仅走不稳,也走不远。将这句话套用到多数云南咖啡企业的身上并不为过——统计数据显示,2012~3013采收季,云南咖啡总产量为8.2万吨,其中出口5万多吨,国内消费云南咖啡不足两万吨,还有部分被本土咖企用速溶粉生产。而2012年,中国国内咖啡消费量为13万吨,这说明云南咖啡在国内消费比例还很小。

  而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尽管云南咖啡的品质可以媲美哥伦比亚咖啡,但云南的咖啡豆价格却要低一些;而且云南咖啡出口以原料为主,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很少,在这方面也出现长短腿现象。

  “长短腿效应下,云南咖啡产业发展之路颠簸不平,特别是在近年来国际咖啡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困境之一

  出口市场很火 国内市场很弱

  云南有高品质的咖啡,而且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8.05%,咖啡产量则占全国99.05%。但在中国咖啡豆消费增长率为世界平均水平10倍的大好形势下,质与量兼具的云南咖啡为何不能顺利打开国内市场?

  国家科技部咖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黄家雄分析认为,中国将优质小粒种咖啡出口到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但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口的却是价廉质量一般的中粒种咖啡,而主要用途就是加工生产速溶粉或拼配咖啡。

  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路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喝速溶咖啡的消费者不明白的是,市面上大部分速溶咖啡所占的咖啡末仅在20%左右,其他80%有大量的植脂末(又称奶精)和其他添加物,在20%咖啡末中,云南小粒咖啡和进口而来的中粒种咖啡以1:2或1:3的比例混合而成。

  “国内消费形势一片大好,但背后的情况却是我们把好咖啡豆出口出去,却眼看着别人把质量较差的咖啡豆进口进来,我们也觉得有些无奈。”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奇表示。

  正是大量的国内消费者在喝咖啡时更多选择速溶或拼配咖啡,所以云南咖啡生豆在打开国内市场时遇到不小的阻力。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对本地品牌似乎并不买账,目前仅后谷咖啡、凌丰咖啡、爱伲咖啡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受到部分对咖啡有研究的消费者青睐,但更多的市民还是选择外来品牌。

  应对

  业内人士:做好3件小事化解阻力

  “云南咖啡企业口中的无奈,体现了打开国内市场的困难,也是目前更多去做出口生意的原因之一。”胡路认为,云南企业解决这一矛盾需做好3件小事:一是咖啡知识的普及;二是咖啡文化的传播;三是咖啡消费的引导。解决长短腿问题,还应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从云南咖啡全体参与者开始,全面注重咖啡品质提升,注重云南咖啡名誉的维护,用实际行动告诉国内咖啡消费者,云南全体咖啡参与者正用心为消费者生产上好的云南咖啡。

  在品牌推广上,后谷咖啡无疑是国内的佼佼者,做为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咖啡产品,后谷咖啡已遍布23个国家与地区。

  凌丰咖啡作为咖啡行业的新星,同样也有着自己的计划,截至今年10月,凌丰咖啡已经建设自有咖啡基地23万亩,并带动农户种植咖啡13.81万亩,咖农达到17万人,所种植的咖啡品种有72个,后续咖啡庄园项目、咖啡高端体验会所也会进入消费者的视线。

  困境之二

  原料出口为主 精深加工不足

  尽管云南咖啡的品质可以媲美哥伦比亚咖啡,但2000年~2010年的10年间,哥伦比亚与中国咖啡价格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咖啡豆平均价格比哥伦比亚低313.24美元/吨,除国际品牌形象等因素外,中国咖啡在加工技术环节存在不少问题。

  黄家雄介绍,一是鲜果采摘质量差,未成熟果过多;二是缺乏青果分离技术设备,鲜果质量良莠不齐;三是缺乏机械脱胶技术设备,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四是缺乏机械干燥技术设备。

  而这些环节有些还处在初加工阶段,更别说往后的精深加工了。这也是云南咖啡以原料出口为主的原因之一。

  记者还了解到,甚至有国外企业指明只要云南的原料,即便本土企业具备一定的精深加工能力,也得不到对方太多的信任。特别是当前云南咖啡的收购报价处在低谷阶段——15元/公斤,仅进行原料出口显然会打击云南咖啡种植的积极性。

  应对

  云南省不少企业已具备精深加工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上十分需要一两家龙头企业站出来起到带头作用,后谷咖啡目前在精深加工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加上该企业的原料出口成果,“两条腿走路”让外界看到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平衡。

  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匡经理则介绍,该公司已引进哥伦比亚的咖啡加工技术和设备,确保咖啡生产质量。今年,凌丰咖啡建成加工点9个,启动3座初加工工厂建设,并计划在2014年建设30座咖啡初加工工厂;2015年投产面积30万亩,还将建成1000吨咖啡速溶粉和焙炒生产线两条。

  该公司董事长杨志奇告诉记者,目前凌丰已实现产品与产地的对接追溯,建立从种子到杯子、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知道他消费的咖啡是什么品种,在什么样的地块生长。“其实,很多咖企都缺融资途径,但投入建厂的资金并不是缺钱的重点,重点在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传播及渠道上。”杨志奇说。

  据悉,目前在临沧、普洱、德宏等云南咖啡种植区,已有不少初步具备精深加工能力的企业出现,这样的景象也让云咖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支招

  专家建议:6措施补上云南咖啡短板

  目前咖啡市场价格低迷,对咖啡种植业带来严重威胁,加之部分咖企采收及加工质量不高,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形象。

  “在和云南咖啡企业多次研讨后,我认为云南咖啡产业应做好以下6点。”黄家雄说,首先是建立咖啡收购保护价制度。以咖啡生产成本为基础,价格上浮5%~10%的比率进行收购,以保护咖啡种植者利益,只有咖农对种植有信心,才能保护咖啡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建立咖啡产业保险基金会。在丰收年从经营利润中提取5%~10%的比率作为风险基金,以补贴低产年和今年这样的低价年,并用于改善基础条件;第三是推广新技术提高咖啡品质,严把咖啡鲜果采摘质量关;第四是建立咖啡进出口标准体系。建立咖啡市场准入制度,以扩大国内需求;五是要建立政府配套扶持政策;六是建立咖啡产业技术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为咖啡产业提供强力支撑。来源: 春城晚报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