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家园”四:连队儿时记事

时间:2024-02-21 作者:张万成 来源: 点击次数:8902

儿时,我生活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十八连,那是个与吉尔吉斯斯坦相邻的边境连队,距离团部42公里。那里有许多我难以忘怀的往事,吃过的野菜、豆腐皮,还有上学时抄过的书……

汪曾祺讲,“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很多人都知道马齿苋这种野菜,新春时节采来吃,一来充饥,二来尝鲜。

马齿苋长得最好的区域是麦地和林带。别小瞧矮矮的马齿苋,它的生命力异常惊人,是所有野菜中最顽强的。你若用锄头将它铲离泥土,哪怕只有一丝断根,即使在烈日下暴晒一两天,只要再沾到少许湿土或水,仍可成活。菜地里如果发现马齿苋,你得赶紧清除,否则它就会长成一大片。

马齿苋外表不太好看,甚至有些丑陋。它匍匐着,散落生长,不太规则,茎略带暗紫色,叶呈楔状、矩圆形或倒卵形,因紧贴泥土,咋看都有些灰头土脸。但它不挑生存环境,坡地、田里、路边、沟畔皆可生长,且抗旱耐涝。这种生存能力,让人颇为感慨。

马齿苋的吃法各地不同。我们这的山东人喜欢用水煮后剁碎揉入面内,烙饼或蒸饽饽;东北人则拿来炒肉丝或用开水烫后蘸鸡蛋酱吃,还有人用它做汤或蒸包子。

马齿苋能吃,更是药材。据《本草纲目》介绍,它有治疗疮疡肿毒、胃肠溃疡等多种功效,其清热解毒的作用,令人刮目相看。

过去不起眼的野菜如今成为主角,往日的主角粮食现在却成为陪衬。主配角的调换,竟让野菜吃出了如此情调,这在过去野菜用于充饥的年代,人们是无论如何也都想象不到的吧。

除了野菜,豆渣也是难忘的吃食。连队为改善职工伙食,自己加工磨豆腐。磨豆腐的是一位四川籍的女职工,姓罗,很能干。连队每月给每位职工发一公斤豆腐票,凭票领取豆腐,豆腐渣不要钱,谁要就拿一些。那时我们十几岁,正是长身体、饭量大得吓人的时候,口粮不足。于是,不要钱的豆腐渣就成了我家餐桌上的常驻“嘉宾”。

母亲除了用白菜叶煮豆腐渣外,还会把蒸熟的洋芋捣烂掺在炒熟的豆腐渣里,做成一个个圆圆的薄饼,放在高梁秆做的帘子上置于向阳处晾起来。晾干了,孩子、大人出来进去拿一个,咔嚓咔嚓地咬。那又薄又脆的豆腐渣洋芋饼子又酥又面,真是人间美味!人们都把这豆腐渣饼子叫作“脆薄饼”。

如今,每次看到妻子用豆浆机打豆浆,我都说,豆渣留着我吃。倒不是爱吃,实在是难忘那味,禁不住要吃。没经历过贫穷的年代,大概无法想象豆腐渣是多么好的东西!

每当读到“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祖辈父辈流传下来的人生格言,我就想起吃豆腐渣的事,教育孩子不要“忘本”。

50岁以上的团场人,不少有借书抄书的经历。1978年,我上高中,当时的文化生活还是一片荒漠,特别是生活在天山深处的我们。每每发现一本好书,大家争相传看。由于限期归还,经常通宵达旦,人歇书不歇,有的书甚至在几个人间辗转流转,翻看得破乱不堪。就这样,《艳阳天》《高老头》《三侠五义》《七星剑》等作品,成了我当时难得的精神食粮。

我书是要还的,有时难舍书上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就抄下来慢慢欣赏。记得当时我高一放假,一个星期天,一位同学神秘地告诉我,他借到一本唐诗,明天就还,问我看一晚上行不。我说行,拿来一看,真是保管不善,前后几页都残缺了。翻开一看,是一本《唐诗三百首》,还是繁体字。

我草草读了一下,大喜过望,想到明天要还,干脆抄一遍。于是一晚没睡,直到天亮,才把书上的诗全部抄完,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书了。后来,上海知青带回各种手抄本借给我们看,遇到好的,就自己动手抄,宋词等我都有手抄本。

从此,这个手抄本就成了我的宝贝,经常面对戈壁诵读。每有会意与疑难,则和同学交流。兴发于大江东去,流连于晓风残月,自不觉山中寂寞。在那文化贫瘠的年代里,它为我注入的精神甘泉与养分,至今犹在身上流动。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回忆自己的抄书往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种精神足以感动无数后人。

后来,书店里古典文学选本逐渐多了起来,各种中外名著也纷纷出版。好书不再短缺,从此再也不用抄书了。

今天,出版业空前发达,在线阅读更加方便。有时也买书,却买得多、读得慢,书柜中多数书我没有看完,甚至有的书买了多年,也只看了几页,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阅读供求,已出现另一种失衡,而阅读的冲动,也远不如当年抄书的岁月。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一师四团)

责任编辑:卫晋瑶/吴文磊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