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打好防疫“第一仗” 打胜复工“第二仗”

时间:2020-03-21 作者:经济日报记者 瞿长福 来源: 点击次数:5900

打好防疫“第一仗” 打胜复工“第二仗”

——来自战“疫”一线的纪实报道


3月11日下午,水面上刮过微风,天气还有点凉,但“虾老板”肖诗兵没有收工的意思。他的眼前,是上百亩虾稻共养的水田。这几天,他每天都要到水田里来清清杂草,给虾喂食料。“现在得抓紧把管理跟上,争取后期补回损失。”

肖诗兵是湖北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关庙办事处新河村养殖大户,承包了300亩水田搞小龙虾与水稻共养。受疫情影响,各地虾农还没有大规模复产,养虾工也没到岗,肖诗兵按规定办理了复工手续,每天自己动手除草喂料。“我们村没有一人感染疫情,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现在可以分级分类复工搞春耕了。”

由于防控举措决断早、力度大,潜江市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2月28日至今,没有新增病例。截至3月12日,全市在院治疗病例7例,疫情防控的“第一仗”胜利在望。在坚决打好疫情阻击战的同时,潜江市把精准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二仗”纳入了日程。2月28日以来,该市先后对全市春耕备耕、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作出部署和安排。

潜江市“虾稻共养”模式已有多年历史,现在全市养殖面积达85万亩,每年综合产值超过400亿元,虾稻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与抓手。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目前虾苗销售还不太好。为解决卖虾苗难,潜江市正在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鼓励有条件的加工厂家复工复产,提前收虾,减少农民损失。

莱克集团就是这样一家加工企业。莱克集团董事长郑玉林在公司门口指着一辆正在登记、检测的大货车说:“这一车虾马上要运到沈阳去,两个司机轮换开车,24小时就到了。”他介绍,往年最晚春节之前,虾库里基本上就空了,但今年,现在库存还很多。为了应对困难,该集团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积极复工,“现在厂子里已经有五六十人在为开工做准备”。

位于潜江市主干道的潜网集团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已经开业。在交易大厅,戴着口罩的分拣员正把一箱箱鲜活的小龙虾按个头品质分级装箱。该集团总裁康峻说,交易量一天比一天大,正在快速恢复。

小龙虾为代表的“红色产业”紧张有序复工,小麦和大豆为主的“绿色产业”同样在抓紧管养之中。

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运长表示,今年潜江市有冬小麦36.1万亩、油菜面积22.87万亩,现在小麦条锈病防治已完成85%以上,油菜已全面开展一次菌核病防治。同时,全市已备好水稻种子700吨、玉米种子600吨,储备农膜300余吨、化肥4.5万吨、水产饲料4900吨。“相关饲料、化肥企业已开始复工复产,目前主要问题还是跨省市运输手续、运输时间比较长。”对此,潜江市农业农村部门开设了24小时协调电话,为运输车辆提供服务。“春耕一刻不能耽误,只要抓得合理,今年农业生产不会拖后腿。”他说。

农业不会拖后腿,企业复工复产也一刻没有落下。疫情期间,潜江市共有19家企业持续生产,随着疫情防控成效逐步显现,目前潜江市又有18家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潜江市江赫医用材料有限公司集织布、医用材料深加工为一体,疫情发生后,他们停产了纱布、绷带等生产线,扩充口罩生产。该公司总经理王珺说,过去口罩产量一天只有3万只至5万只,现在能达到日产30万只。

作为农资企业,湖北潜江金华润化肥有限公司具有年产60万吨氨醇、70万吨尿素、15万吨二甲醚、6万吨精甲醇、3000万条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能力。随着疫情好转,金华润的尿素也在春耕中持续走俏。该公司总经理李先荣说:“目前每天的进出货总量3500吨,一天的生产量大约是2500吨,形势还会进一步变好。”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