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系列片《垦地融合在行动》联合采访记】“北安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4-01-08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4745

为深入实施“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垦局联合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组织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深入垦区、地方乡村和基层一线开展系列采访,制作了6集专题片《垦地融合在行动》。专题片多个视角、多个维度系统总结了大路模式、伊川模式、抚远模式、北安模式等农垦社会化服务典型经验,全方位展现了“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的阶段性成果,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农民群众真情实感的表达、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将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对农垦社会化服务思想认识变化过程进行了准确反映2023月的河洛大地,秋高气爽、色彩斑斓,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9月25日,笔者跟随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垦地融合在行动》系列片制作团队来到洛阳市伊川县。本次采访的重点是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在伊川县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领伊川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期间,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组成团队,与农影中心团队一起深入农垦社会化服务工作第一线进行采访,挖掘到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典型,现根据联合采访的情况写作系列文章,与系列片相得益彰,共同展现“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的丰硕成果。本片为系列采访记之三。


      2023年10月下旬,笔者跟笔者跟随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垦地融合在行动》系列片制作团队赴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本次采访的重点是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在推动垦地融合发展进程中打造出来的“北安模式”。

“北安模式”是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坚持双重经营体制、突出规模家庭农场作用、通过平稳落地北大荒集团“双控一服务”战略的经验做法而总结提出的生产经营理念。该模式包括两个体系: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业生产科技体系。其中,农业经营服务体系(10项内容)是核心,农业生产科技体系(6项内容)是保障。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支撑,形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统一。

10月下旬,辛苦种了一年的大豆进入收获季,这本应该是赵光镇的农民最繁忙的时候,可郑立军却只能看着因涝灾严重导致收获机械无法下地的大豆田望“地”兴叹。还有的村民不忍看着一年的成果泡汤,于是自己调来小型收割机下地,可不到10分钟,收割机就停下了。此情此景,北大荒北安区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吴殿勇却十分淡定:“咱们心里有数。你看看这个黄豆,咱们现在看看,现在这个豆荚,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一个星期之内不会造成损失。”

在离赵光镇不远的的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俊伟对着卫星地图,拿起土地托管合同,向中心的工作人员讲解今年的托管服务内容。今年是赵光镇与赵光农场开展农业托管合作的第四个年头,各项工作轻车熟路,但又严谨入微。每项任务精确到每家每户、每个地块,各项服务把握好每个农时。

“农业托管合作,实现了增产增收,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垦有很多先进的做法,比如土地黑色越冬、秸秆全量还田,这样焚烧秸秆的问题就不攻自破,所以这种合作的路子是对的,要继续推广扩面。”北安市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马功臣说。从2021年起,从一村到一乡(镇)再向全域扩展,北安市土地托管合作面积逐渐扩大。

面对“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之问,“北安模式”这样作答

房连脊,地连襟。这是北安市赵光镇和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的现实情况。“我们的作物和垦区的对比,有明显差距,有的农户有意愿,北安市委市政府也要求我们要加强合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缘于地缘优势,赵光镇从2021年开始选地块和农垦合作,2022年在赵光村整村推进农业托管合作,去年在全镇铺开。”赵光镇党委书记时映琨讲述合作的过程。

针对农业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户土地碎片化等问题,北安市以赵光村为试点,推进农村经营服务体制改革。与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携手,打造以土地托管和技术服务为主体框构的“新型统分结合”经营模式——“北安模式”,设计可操作、可复制的标准化流程,即农户发出托管意愿→村集体整合耕地→垦地合作办公室按区域分配农垦农场→农户签订服务协议→实施托管服务→交割托管成果。

“北安模式”在构建之初,农民也有顾虑。担心农垦抢地争利,担心机车闲置没活干,一些大户怕没地种减少收益。了解到这一情况,北安市委市政府成立推进领导小组和沟通协调专班,共同探讨垦地合作新办法、新模式。

赵光镇党委组织各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党员先锋队,逐户登门讲解规模经营、托管服务优势,有效化解了垦地合作中土地流转这一基础问题。将机车纳入垦地数字平台管理,保证机车作业量,消除了“有机”户的担忧。在此后的垦地党建共建中,场镇党委共同搭建党员融合活动、党建融合服务、农业经理人教育培训、乡村文化振兴党建“四个中心”服务平台,协商推进土地托管、订单农业、党员教育管理等事项20余项,开展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座谈会5次,研究解决实际问题18个,开展各类联建活动105场次。

2023年,北安市赵光镇整镇、二井镇自和村整村耕地实施托管经营,全市实施托管经营总面积达到45万亩,专业人做专业事,种地变得简单高效。

破解制约“土地增产、农民增收”瓶颈,北安实践成绩斐然

多年来,持续的技术投入让土地单产提升到了一定水平,继续提高就遇到了瓶颈。2021年,北安区域内组建8个集体农场,125户农民自愿加入,小垄变大垄、分散变集中,耕种管收各环节与农场操作完全一致,实现了产量与效益提升,当年大豆、玉米单产分别增加19%、21%,达到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效果。

农业托管服务覆盖面积逐年增加,提升了土地规模化水平,农业大机械作业率90%以上,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90%以上,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普及率80%以上。土地托管实现生产物资集采集购,农业生产成本下降5%左右。粮食产量增加,亩均增收200元以上。同时,托管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每户每年实现务工收入3万元至6万元。

2023年,北安市合作地块大豆平均亩产410.7斤,比2020年提高120斤,产量提升41.6%;玉米亩产提高400斤,产量提升40.3%。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4.47亿斤,比2022年高出1.41亿斤。

探索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北安路径不断拓宽

“北安模式”不仅解决了增产增收的问题,而且在合作过程中,建立起了新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业生产科技体系,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了机制保障。

如今,“1+4+9+N”垦地合作模式已经形成,以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引领,统筹协调4个农场,辐射带动全域9个乡镇,全方位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作,垦地合作共建农业示范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合作标准化种植基地25处,打造垦地农业合作示范户100户、示范面积6万亩。预计今年土地托管将突破100万亩,两年内将实现全域开展农业托管服务。

为保障“北安模式”落地,北安市和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联合构建“两个体系”,建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即北安分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作为土地托管承接主体、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和乡镇作为耕地管理主体、农场管理区作为土地托管实施主体、农机组织作为机耕服务作业主体,配套完善垦地双方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例会商议机制、垦地“四场九乡(镇)”场镇联结机制、耕地经营主体与农场利益直连和双向选择服务对接机制。

在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北安市与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合作建立农业生产科技体系,统筹垦地人才、农机、农技资源力量,以省内首家北大荒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垦地47名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队、垦地1672台农机组成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支撑,将北大荒高效栽培模式、分层定位定量施肥等技术完整应用到托管地块,形成了以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农机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为主的生产科技体系。

在北安市,垦地合作不仅在农业生产的前端,更贯穿农业产业化和相关产业链的始终。在垦地原料保障和政策支持下,培育发展了九三粮油、康诺食品等大豆加工企业,大豆年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在大豆收购中,九三粮油按照国家、省政策要求,实行政策性加工收购,有效解决了农民卖豆难问题。

垦地双方整合区域生产要素,共同开展招商引资,促成飞鹤瑞信城牧场、宜品牧场、九三大豆精炼油、九三北安大豆期货交割库等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为垦地一体发展蓄势赋能。


【采访札记】北安分公司以科技持续提升为目标和保障,以服务规模家庭农场、周边村屯农户为落脚点,以数字农服平台为中枢、以区域农服中心为载体,整合垦地内外资源优势,依托“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全域”新技术推广模式,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服务体系与经营主体相互依附、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围绕智能管理、安全精准、节本增效,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分公司围绕职工群众生产中的难题和大田生产中的技术壁垒开展试验,在“一品一模”的基础上,加快“一地一模”研究。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开展绿色有机种植、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农业“三减”、黑土地保护等方面技术模式集成研究,满足了绿色发展需求。

北安分公司以集团信息平台为依托,立足农机转型和管理升级,建成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利用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现代数字信息等新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全程管理数字化、追溯可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产前决策—产中管理—产后销售”的全程数字化流程。

通过科技赋能的“北安模式”,创造了粮食增产和企业发展奇迹,科技贡献有目共睹、举足轻重。也证明科技是粮食增产和企业发展内在动力,是农业现代化本质特征,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