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黑土地吃上“营养餐”

时间:2021-09-01 作者:吴浩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次数:18548

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的黑龙江省,黑土耕地面积达2.39亿亩,发挥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要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提升黑土有机质、综合施策形成合力、明确黑土地保护主体责任,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土地肥力长期透支,加之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韩晓增说,黑土层中的有机质含量在4.5%以上时,有机质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当土壤有机质从4.5%降低到3.5%时,粮食产量显著下降。

他指出,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龙江模式”和“三江模式”可复制、好推广,可精准保护黑土地。

近年来,针对不同积温区、不同地貌、不同土壤类型,黑龙江因地制宜探索集成黑土地综合治理模式。以秸秆粉碎、有机肥混合深翻还田等作为关键技术的深耕培土“龙江模式”与以秋季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春季有机肥抛洒搅浆平地的水田“三江模式”,被列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点推广。

在海伦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当地采用“龙江模式”进行黑土地保护。“海伦地处黑土核心区,黑土层能达到100厘米以上,土壤富硒,有‘中国黑土硒都’的美誉,先天优势明显。”海伦市农业农村局黑土地保护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向波告诉记者,为了保护黑土地,当地通过深翻、深松、玉米秸秆碎混还田、增施有机肥、玉米大豆轮作等举措,实现了土地的增产增收,玉米每亩可增产200斤以上,大豆可增产100斤以上。

在绥化市绥棱县上集镇宝田村现代大农业示范区,当地从2016年开始实施“水稻秸秆切割抛撒、搅浆整地、全量还田”的黑土地保护做法。“经有关部门测算,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15年提高3%以上。”宝田村党支部书记廉忠林说。

“目前,黑龙江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在3.6%,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速度已经得到有效遏制。”韩晓增表示,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县、农垦系统典型农场等管理的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在缓慢上升。而小农生产管理的黑土地,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来满足黑土地保护和提升粮食产量还有很大的空间。

除了黑土地有机质下降之外,风蚀、水蚀都导致黑土层“变薄”,不合理的化肥农药使用,也导致土壤地力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黑龙江推进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全省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高达50%以上,但是用得太多、用得不合理,长期下来就会引起耕地退化、地力下降。”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黄继明说,近几年,赵光农场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土壤养分数据、不同农作物需肥特性等“对症下药”,让土地吃上“营养餐”。

目前,北大荒集团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200万亩,在10个农场开展绿色农药示范和有机肥生产与示范推广工作。

“北大荒集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队’,也要当保护黑土地的‘排头兵’,走出一条‘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提升’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建立黑土地保护与耕地质量提升模式,打造黑土地保护的典范。”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

保护黑土地,不仅要从技术上着手,也要明确黑土地保护主体责任。双鸭山市四方台区率先实现了黑土地保护“田长制”,建立起区、镇、村、网格、农户五级责任分工体系。四方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孔凡伟说:“明确各级田长为本级黑土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土地承包者、实际经营者为地块双责任人,以确保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耕作层、不使用违禁药具、不污染耕地。”

“在黑土耕地保护上,黑龙江将深入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落实‘5+2’田长制,综合运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措施,科学轮作、保护性耕作等农艺措施,建设防护林带、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同时年内要出台《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千方百计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说。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