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柴达木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精神以及青海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跨县域整合7个农场组建的区域性农垦集团,是海西州属一级国有企业。改革前,7个农场分散在三个市县,人员、资产、业务均由属地市县管理,其中莫河骆驼场和都兰县香日德骆驼场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德农农牧有限公司等5个农场则是由农场职工共同持股控制的农场公司。这些农场完成改革改制并组建市属区域性农垦集团,涉及的改革内容多、利益牵扯广、工作难度大。在省农业农村厅全面指导、海西州高度重视下,集团主动谋划、推动落实,重点突破组织领导、体制转换、人员安置、企业治理和产业发展五个关口,顺利完成体制转换,促进国有农业经济良性发展。
一、过好组织关,强化领导压实责任
海西州高度重视国有农场区域集团化改革,将其作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农业经济、解决国有农场改革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结合农场实际,研究制定了《海西州关于推进农垦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和总体改革目标。成立由海西州分管农业的副州长为组长,州农委、州委组织部负责人为副组长,州国资委、农牧局、发改委、财政局等十余个部门及各农牧场负责人为成员的海西州农垦企业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团公司及所属农牧场(公司)的改革工作,研究解决推进农垦集团化改革遇到的重大问题。针对各项改革重点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工作流程和完成时限,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组织推动,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二、过好体制关,顺利实现农场管理权上移
跨县组建农垦集团,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必然要打破原来的市县管理体制,涉及州县两级人、财、物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工作中将以资本纽带作为突破口,着力理顺产权关系,顺利实现农场管理权上移。一是做好7家农牧场(公司)清产核资。按照“应审尽审、有审必严”的原则,对州属7家农牧场(公司)按规定进行了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尽职调查等工作,界定核实国有资产,盘活国有土地资源,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清产核资中甄别确认的国家投资产生的资产,上划转为农垦集团国有资产;土地、林带、渠道、桥涵等国有资源资产评估界定后收归集团公司;民营资产经评估后由州国资委审核,确认作为民营公司(股民)员工出资参股。二是将2家全民所有制农场改制后整建制划入集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对全民所有的莫河骆驼场和都兰县香日德骆驼场进行现代企业公司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纳入集团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资产有效整合。三是完成了5个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对5家已改为民营企业的农牧场,按照“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收入不降低”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以股份制为框架,依法依规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思路。海西州政府专门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柴达木农垦集团以货币出资形式实现对农场公司的国有控股,守住了不把农场改小了、改弱了、改没了的底线。
三、过好人员关,切实保障职工权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既是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的重要保障。集团始终坚持“职工收入不降低”总要求,分类做好人员安置。对于全民所有制农场的职工,全部转入集团及其子公司,维持原待遇只增不减。对于民营农牧场的职工,稳妥做好与原有改革政策的衔接,明确:职工用工龄置换的土地,可选择折合为公司股权定期分红;也可将土地流转到公司经营,由公司按年向员工支付土地流转费,为职工维护自身利益提供多项选择。对未上岗人员,实行停薪留职政策,公司负责员工“三险”或“五险”的缴纳,依法保障了农垦企业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权益。集团组建后,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采取“以岗定员、择优上岗”的方式,增强人岗匹配度,优化职工队伍结构;规范薪酬体系,为职工规范缴纳“五险一金”,历史上拖欠“五险一金”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集团上下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司经营效益稳步提升,职工收入也得以大幅增长,月均工资从原来的3000元提升至近6000元,广大干部职工切实享受到改革成果。
四、过好治理关,为企业集团塑形铸魂
将农场整合建立农垦集团,只是搭起了集团化的架子,如果不能有效整合资源,就难以真正发挥集团化发展优势。工作中,我们坚持既“塑形”又“铸魂”,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高集团公司治理能力。在塑形上,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机构设置。集团公司层面,完善三会一层设置及运行机制,制定决策管理、职工管理、薪酬绩效等制度。母子公司层面,构建“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农场基地”管理架构,出资成立1家品牌运营公司,整合农场销售资源,专门负责解决农场产品营销难、创品牌难的问题。在铸魂上,充分突出农垦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7家农牧场有着70余年的历史,“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贯穿改革发展每一个阶段,特别是莫河骆驼场在随军运送军需物资进藏、护送十世班禅进藏、运粮援藏、修筑青藏公路、柴达木盆地勘探开发、剿匪、垦荒等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是“两路精神”的溯源地之一。集团坚持以宝贵的精神文化为核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夯实农场之间交流合作的精神基础,强化团结凝聚干部职工的情感纽带,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作为农垦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五、过好产业关,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改革成效好不好,要通过产业发展质量来检验。集团聚焦农垦主责主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围绕油菜、青稞、枸杞、藏羊、骆驼等优势主导产业,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营的双轮驱动模式,主动作为、积极转型,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畜产品加工能力和品牌建设,形成了以农业、畜牧业、盐业并举的多种经营格局。目前,集团种植面积达到13.2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01万亩,牲畜饲养量达到1.6万只(头、峰);莫河骆驼场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巴音河农场入选省级果蔬休闲现代农业产业园,查查香卡农场正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茶卡羊”“柴达木双峰骆驼”等特色养殖业优势明显。共注册各类图形及文字商标17个,产品数量达到12个系列、24个小类。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建立健全具有农垦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着力聚焦主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柴达木农垦集团高质量发展,践行农业国有企业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