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垦品牌 > 品牌文化

红江橙,红遍五洲

时间:2020-07-28 作者:吴文琴 来源: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点击次数:11017

“本来杯”中国农垦“品牌故事”征文活动由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共同举办。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各垦区、农垦企业及农垦产品消费者积极撰文投稿,用文章展现农垦的品牌文化、品牌形象。本栏目自6月22日起对有代表性的品牌故事进行推送,以故事充分展示农垦品牌的特色、内涵和价值。


金秋十月,被人视为黄金季节。望眼欲穿的人们,都在盼着果实的到来。应朋友之约,我们进行了一次红江(场)之行。

走进那呈馒头形的山岭,环山而植的林带,一环扣着一环地,从山脚缠至山顶。从远望去,恍如一个巨大的甲状动物,蹲坐在山地间。环山种植的红江橙,以其3×3的株行距,以一个个塔状,立于梯间。已经成熟待收的红江橙,一串串地挂满枝梢。果压树枝,而使枝杈下垂。从远处看,恍如珍珠爬上树梢,如火球在泛红,如火点在燃放,如睡美人在仰躺,如翡翠在打点......

走近一看,那橙色的红江橙,有如电磁波投射到果品上。界于红黄之间的橙色,呈出了桔黄状。在太阳的照射下,油光反射,滴滴溜溜,如抹上了油。那圆中带扁的橙身,用手触摸,单棵足200克的红江橙,坠手的感觉油然而起。在中国人的传统中,黄色是皇家指定的色彩,是黄金的象征。递给人们的,尽是欢快、活泼的动感。它的暧中带温,带给人们的是明亮与华丽的感受。无疑,红江橙,是吉祥的象征。

午间,一个红江橙宴,使我们更深层地认识了红江橙。当主人拿起果刀,唰地从橙子的中间,刀到果开时,刀还没有收起,橙汁便如连珠般一串串地往下掉。“快!快用盆子将它接住,别浪费啊!”同行的美女眼快手快,急忙用盆子接着。只一柱烟的功夫,一棵橙子外溢的橙汁,足有一羹。当我们把橙片往嘴里送时,已经来不及接着的橙汁,一滴滴地掉到了我们的裤腿上,于是我们赶快取来餐巾,唰唰地抹去。

红江橙果大而型满,皮薄而光滑,果肉橙红而柔嫩,汁多而化渣。其甜中带酸,很是独特。因此,被人们誉为“人间仙桃”。甚至在国外,被冠为“中国橙王”。

红江橙,是红江场科技人员,从一棵变异的单体中,通过嫁接促成嵌合体的变异而生成。自1973年投产以来,现已拥有二万亩的生产基地。目前红江农场以创名牌为中心,规划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已拥有独立的科技队伍,与独立的生产基地、试验基地、培育基地,以及加工与分级包装生产线。已获国家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准证书,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以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已列入国家的星火计划,是中国外交部国宾馆指定的国宾产品。产品已经出口了几十个国家与地区。

从深圳机场到南非约翰内斯堡,我们在飞机上龟缩了16个小时。到了凌晨五时,飞机上突然灯光四照,开始进入早点了。于是空姐推着她那餐车,挨个座位地敲打着。但终究品不出其味。

下了飞机,在跌跌跌撞撞中,我们拉着行李箱,进入了午餐馆。一经坐落,一位皮肤拗黑的小姐,托着一个果盆上来了。按照惯例,先果后餐,或者先餐后果,这是服务的不同层次。尽管神志未醒,但也急着一个水果洗尘。“呀!”我突然两手一摊,而呆在了那里。站在那里的服务小姐,突然一个扭头,不解地问:

"Sir,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先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Ah, where did we get the oranges?"(啊,哪来的我们家乡橙啊?)

导游直接把我的惊呆,翻译给了小姐。

"Ah, I do not know."(啊,我也不知道)然后两手一摊,微笑地离开了。

果盆上放的全是红橙。但可能是红江橙中构不上档次的次品,因为没有贴标签。也可能是别处引种的红江橙。但家乡橙无疑了。现在,我们远隔万里,而突遇了家乡橙,仿如遇到了亲人那般,颇感亲切而骄傲。

在澳大利亚旅游,最大的兴味,莫过于人们的居家了。居家集花草、车库(杂物间)、居室的三位一体,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田园化。

那一天,我们到一间餐馆用午餐。餐后我们悄悄地溜到一家住户去观察。住房是我国兵营式的结构,看似几位要好共同购地而建的。因为墙体相连,花园(草地)分别在居室的后面与侧面,从而形成了住房、通道、花园的三点平行直线。

在当头的那间住户里,在入门那三平方米的敞开式小间上,作为存放鞋与雨具之用。靠在墙体一旁的一个铁架上,插放着一张报纸。“当前奢侈品导向”的中文字样,表明屋主是一位华人。在房屋的侧面,草坪上种植着几棵红江橙树,现已挂满待收的果品。它的体大而油光,圆而呈扁状,看来是红江橙无疑了。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十多分钟,这时一位约40岁的男士,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看标准的华人样。于是张口便问:“先生,你是中国人吧?”

“我是中国广东人。你们不也是广东人吗?”先生反问。

“你这里种植的红橙,是红江橙吗?”我不解地问。

“是红江橙种,我是廉江营仔人。那年我回家,红江场的一位朋友约我去探他,而要了几十粒红江橙籽,拿到这里培育。因为种苗不准带上飞机啊。经过培育,十多棵发了芽,后又枯死了几棵,就只剩下这三棵了。经过三年的培育,早已结果了。每年摘下来,成为招待朋友的佳品。他们也拿了一些橙籽回去,经培育后,也传来了丰收的喜讯。红江橙终于在异国他乡结果了。

十年下来,我们行程十余万里。世界七大洲的35个国家,国内百多个市、县、地区,我们走了个遍。在餐桌上、房间里,摆放的果品,除香蕉、苹果外,80%以上,均是红橙。红橙来自中国,出自红江。即使后来,邻近的乡村,移植并种植了红橙。但红橙出自红江,这点没有改变。红江人创造成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开拓了红橙的一片天地。


作者简介:吴文琴,笔名一棵松、娘胎的骨子、吴狄。退休前曾任广东中辰泛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外华语作家等五家媒体,联合评为“中华国家地理十佳游记作家(诗人)”。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绿洲金字塔》;散文集《鲜花漂落的季节》、《用脚丈量世界》;长篇小说《春安山》。作品散见《当代小小说》、《纪实中国》、《作品》、《微型小说选刊》、《广州文艺》、《岭南文学》,以及农民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


(中国农垦品牌故事征文活动自2020年5月开始启动,目前已收到多方投稿,即日起刊发。活动截至2020年9月15日,欢迎投稿,详见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BjoMaVs7UGUAMFIxBzQHZQRq


责任编辑:经济贸易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