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理论探讨

新中国成立70年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演变

时间:2021-02-20 作者:曹俊杰 来源:中州学刊 点击次数:14198

摘 要: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概念, 其内涵和外延往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政策与实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我们大体上可以将整个过程划分为五个重要阶段, 即“老四化”、“多化并举”、“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等不同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的历史演变始终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连, 反映了每一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变化的强大力量。人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一步步实现了理论的升华和政策的完善, 为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已70周年, 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过了40年的历程, 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几代国人为之奋斗的中国梦。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概念, 其内涵和外延往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我国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演变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进行相关回顾及梳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有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演变的文献述评

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些学者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划分。有学者认为, 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三次重要演变:第一次发生在50年代到70年代末, 现代化建设初期主要学习苏联模式,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等“四化”;第二次发生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使得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由“四化”变“三化”, 即实现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 全面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要实现农民生活消费以及农业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的现代化。1黄佩民等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 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大体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70年代以“四化”为中心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阶段是80年代根据国情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从宏观经济研究推动农业现代化;第四阶段是进入21世纪开始的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研究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有学者从实践方面总结我国1978—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农业现代化进展情况, 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8年, 以土地承包到户为核心的农村改革突破了旧体制的束缚,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和解决了大部分农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是1988—2002年, 在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摸索产业化的方向与道路;第三阶段是2002—2008年, 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探索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后来, 王树勤等主要从涉及“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发, 认为1982—1986年和2004—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的五个一号文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巩固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4年以后的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多予少取放活”“四化同步”等“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 从制度保障上反映了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还有学者通过梳理我国农业政策的变迁, 认为农业政策、科技驱动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关联性, 并以此判断我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机械化、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科学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产业化和“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四个阶段。5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在各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取得的成就和体现的特征, 为我们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有些研究仅属于线条式的描述, 分析不够具体深入, 或者是研究局限于某些时间节点, 从新时期来看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展望的研究还有待于引向深入。

二、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判断与划分

纵观新中国7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发现, 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调整, 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和中央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导向一直处于发展状态, 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演变和实践的新发展, 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整个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划分为“老四化”、“多化并举” (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四化同步” (“新四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等五个不同的重要阶段。

值得说明的是, 纵观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演变的历程, 尽管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始终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 但是前期主要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后期同时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 越来越注重农业现代化与其他产业现代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没有具体区分内涵与外延的内容。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与实践的演变过程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确立“四化”目标

1.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提出

(1) 确立以“四化”为内容的农业现代化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 农业现代化很快被中央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已经认识到,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 同时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早在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农业生产会议上, 就提出我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他又提出我国要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这是在我国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中央于1959年10月在批转农业机械部的报告时指出:“从1958年起以10—15年的时间实现农业现代化, 即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1959年又强调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7后来随着人们发现一些发达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突飞猛进, 而且农业的内涵、结构和体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逐渐意识到农业现代化应当是一个伴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态范畴。曾强调:“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 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820世纪60年代初, 提出我国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61年3月, 他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又提出, 必须从各方面支援农业, 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 明确将“四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2为了更好地与新时期中央提出的“四化同步” (所谓“新四化”) 战略相区分, 我们姑且将这一时期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的“四化”理解称为“老四化”。

(2) “老四化”成为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目标。

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早期我国领导人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就是“集体化+机械化”,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 以后逐渐确立了以机械化为主的“四化”模式, 希望通过实现农业机械化尽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实现水利化, 解决旱、涝、洪和水土流失问题, 实现化学化以确保农业不断获得大丰收, 通过大力建设农村电站促进农业电气化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进行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探索, 直到1978年年底中国兴起农村改革以前, 可以说与农业相关的一系列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的变革, 包括进行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兴修水利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等, 实际上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展开的。10当然, 其间农业现代化也受到“大跃进”和以后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的冲击, 农业生产力发展受阻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农业现代化进程被延缓。

2.农业现代化服务工业化模式的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央已经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 以及我国农业落后已经对工业化形成了制约, 并认为我国当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重点是在农业方面, 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与工业相比相对较低, 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需要。11因而必须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并推动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但是, 在以后掀起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浪潮中, 全国上下大搞政治运动, 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几乎陷于停滞, 并在以后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上逐渐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经济工作的重心主要围绕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展开, 长期工业化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实践实际上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延缓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来推进工业化的, 利用多种强制性手段, 不断将农业剩余和农村要素资源转为工业化积累, 从而保证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12我国工业在获得农业和农村要素支持以后取得了相对较快发展, 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严重脱离, 农业现代化进程因农业积累不足而被延缓, 而且重工业发展较快, 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 产业结构失衡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制约。总的来看,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时期, 我国农业现代化虽然从理论政策到实践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 为以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但是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偏重表象特征而忽视了其丰富的内涵及本质内容, 尤其是后来逐渐偏离了农业现代化的轨道。

(二) 探索“多化并举”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改革开放开启了特色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探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 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相应的部署。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只有加快发展农业生产, 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才能使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富裕起来, 也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蓬勃发展, 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强调要尽快提高农业的科学化、机械化、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农工商一体化等水平, 这显然已对原来的“四化”理念进行了突破, 可谓开启了“多化并举”的农业现代化探索阶段。同时, 学术界也逐渐摆脱“老四化”的思想束缚, 对农业现代化有关问题开展了更为广泛的研究, 主要包括农业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业投入问题、正确处理工农关系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问题和如何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等, 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2.市场取向改革推动了多元的农业现代化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思想解放, 从中央政策导向到学术界理论研究, 都朝着鼓励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加强市场调节的方向演进, 在市场取向改革条件下, 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逐步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1982—1986年, 连续5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 强调在着重抓好农业水利、农机、化肥等投资基础上, 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重视农业技术现代化以及农业集约化、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市场化改革中农户成为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 经济利益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实现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及其政策扶持的重要意义。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2004—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就实现农业科学化、产业化、生态化、良种化、集约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等进行了全面阐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虽然这一阶段经历时间较长, 中央出台的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政策较多, 相关理论研究涉及面较广, 农业现代化实践进程加快等, 但总起来看都是围绕如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展开的, 讨论具有多元化特征, 这一时期对农业现代化的讨论主要包括“三化论”14“四化论”15“五化论”16“六化论”17和“七化论”18等 (参见表2) 。同时, 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增加了考察和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会, 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 国内关于农业国际化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等问题研究增多, 理论界积极研究发展规模化、设施化、立体化、生态化等新型农业, 加快农业市场化、企业化、标准化、多功能化和国际化进程。19总之, 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加重视结合国情和农情, 聚焦“三农”问题, 多视域、全方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

(三) “三化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政策提出

2008年10月, 出台《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政策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和对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认识进一步深化。这一时期理论界除了继续广泛关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研究, 总结现代农业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等多种特征20, 还在新政策导向下重视农业现代化外延的研究, 关注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 以及如何实现“三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等。2010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 通过“三化”互动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实现由以农补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变

首先, 由反哺农业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符合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的学者从农业弱质性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阐明国家需要实施农业保护和以工补农政策;有的学者则从工农业和城乡均衡发展理论、反哺论等出发, 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以相互促进和共荣共生, 工农业的共生发展一般要经历以农补工、工农业均依靠自身积累和工业反哺农业三个阶段, 工农关系的这种演变及其政策调整, 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是一个共同趋势。21我国农业长期为工业和城镇建设发展大量“输血”, 造成农业自身“造血”功能不足, 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现在工业需要反哺农业, 通过加快农业发展最终达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目标。其次, 我国已经具有反哺农业的能力和条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已经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2008年我国的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1.48%和46.99%, 按照有关国际组织的划分标准, 我国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 特别是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超过1%的速度, 应当积极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

2.通过“三化”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首先, “三化”协调发展政策指明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工业反哺农业只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当然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只有工农业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时, 才能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公平竞争, 最终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三化”协调发展可以使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平衡发展, 使得要素双向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 可以为农业现代化赢得资金、技术、人才、非农就业、市场等支持22, 农业现代化也使工业发展获得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保障, 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将获得双赢的效果。其次, “三化”协调发展的重点和着眼点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政策的提出, 从表面上看是“三化”同时推进或同步发展, 其实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 让农业现代化在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快速进步23, 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 通过“四化同步”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探索

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 在原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信息化的内容, 进一步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 表明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首先, 通过“四化同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政策 (所谓“新四化”) , 对农业发展来说, 工业化、城镇化可以为国民经济创造供给与需求, 工业化又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为农业规模经营和提高生产率创造条件, 并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消费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各行各业离开信息化的支持已难有大的作为, 促进信息农业发展也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其次, “四化同步”理论丰富发展了农业现代化思想。当前我国小农经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其困境是“人多地少”的刚性资源禀赋约束的结果, “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破解小农经济难题指明了方向。24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四化”失衡发展的集中反映,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必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才能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特别是在新常态背景下, 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要求已发生了相应变化, 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积累聚集, 农业现代化的短板更加凸显。25只有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按照“四化同步”发展思路,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才能形成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最后, 利用信息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 现代农业要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尽快走向农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加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渗透和融合, 着力发展信息农业和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农业信息化逐渐成为新时期农业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紧紧抓住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遇, 确立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才能尽快让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7年10月,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 2018年和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具体提出了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路径。特别是中央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推进, 既体现了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 又从广义上阐释了农业现代化的定义, 揭示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因此, 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 突破了原来对农业现代化认识的局限性, 也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和“三农”问题同步解决的必然要求, 不但丰富了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而且创新了农业现代化理论和政策。以前人们主要讨论的是农业现代化, 后来虽然又提及农村现代化, 但二者通常是分开谈的, 现在中央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将二者合起来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除了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还包括加快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 也包括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三农”建设, 引导工商企业下乡经营农业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26, 以及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稳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几点启示

我国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的演变过程可谓曲折漫长, 农业现代化实践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 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演变始终是围绕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考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演变可以发现, 每一次理论政策的重要调整都是围绕解决当时农业农村及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展开的, 也是理论政策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充分体现。“老四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国农业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自然风险高等问题, 希望通过农业现代化解决这些问题, 尽快让全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多化并举”思想, 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 农村人口比重大, 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压力大, 农业经营规模小而分散, 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自然环境差别较大, 这既是基本国情和农情, 也是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必须合理借鉴国际经验, 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 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三化协调”理论政策出台, 主要是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拉大、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与工农业之间流动不畅和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希望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补齐农业发展短板,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四化同步”理论政策提出, 除了重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以外, 针对农业技术落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及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还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成果发展现代精准智慧农业和信息农业, 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和电商服务, 以及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等。“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思想的提出, 主要是针对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融合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 希望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推动农业农村全面进步, 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的重要目标。

(二) 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演变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早期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我国重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建设。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并注意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逐步关注农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手段和经营管理等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由“四化”扩展到“多化”;由偏重于考察农业自身的发展延伸到考察工农业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由注重考察农业发展的内驱动力转变为从农业内、外部寻求发展合力;由只注重农业现代化发展转变为注重“三农”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由偏重于考察农业经济功能演变为全面考察现代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由看重农业发展数量、速度转变为重视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这些理论政策与实践上的创新反映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对把握和规划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拓宽了视野。今后面对我国“三农”领域的突出问题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 仍然需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道路创新和理论政策创新。积极探索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精准农业、信息农业、智慧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等新模式, 坚持走政策引领、科技支撑、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和发展理念等创新将构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政策与实践的主线。

(三) 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力量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早期的农业现代化主要强调依靠机械技术、化学技术和品种优选技术等来推动, 后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新能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逐渐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进步的先进技术。以后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立体生产技术、节能高效技术等会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发挥关键性作用, 离开现代科技支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农业现代化。从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和政策发展历程来看,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了农业科学化问题, 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我国要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 2004年及其以后的中央一号文件曾多次强调实现农业科学化, 特别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说明中央不但越来越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而且逐渐把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样, 从农业现代化实践来看, 我国农业每一阶段的重大发展进步都与农业科学技术突破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不可分割, “互联网+农业”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品种和生物技术等, 将为我国今后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因此, 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科技贡献率及转化率偏低等问题, 农业发展一定要紧跟现代科技发展潮流, 注重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 推动农业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让农业现代化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

(四) 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演变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的演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客观要求, 农业现代化内涵与外延的变化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提出的“老四化”, 正是处于世界机械工业、石化工业大发展时期, 农业机械和多种化肥、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推动了现代“石化农业”的兴起。我国也希望通过工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和电气化等, 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其次, 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 大部分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小和效益差、农民收入偏低、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 中央提出了探索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农业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等目标。再次, 在我国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后, 为了尽快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分散经营与规模效益之间的矛盾,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被纳入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范畴,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药化肥等石化类农业生产资料过量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又提出农业标准化、精准化、生态化、园林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最后,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以后, 农业现代化也进入攻坚期, 一方面, 工农城乡差距阻碍了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顺利实现, 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科学管理等从哪里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哪里去等问题27, 需要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及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措施, 同时面临信息化时代到来, 农业现代化必须与信息化融合, 中央及时提出“三化协调”和“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另一方面, 随着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农村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农业与农村关系不可分割,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必须同步实现, 中央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今后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需要继续推动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发展, 不断创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理论政策。

作者简介:曹俊杰, 男,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淄博25501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及实施路径研究” (19BJL032)。


来源:中州学刊. 2019,(07) 第38-45页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