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故事”三十三:无边蔗海说丰收

时间:2022-06-01 作者:林武贤 来源: 点击次数:10801

“收获调频广播电台,FM96.8兆赫,听众朋友,晚上好!今天是1990年8月2日,星期四……”机关大楼的大喇叭里传来熟悉悠扬的前奏曲,伴随着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轻快地飘送出来,无论是机关还是生产队,有特定小收音箱的单位和家庭都可以同步收听。广播站每天除了播报国内外时事新闻、佳作欣赏、养生小妙招,还有农场喜闻乐见的好人好事、生产工作者先进事迹,更有最新推出的港台歌曲,打开了大家探寻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此时正在放暑假的我,站在机关大楼的顶层极目远眺:远处的甘蔗林和菠萝地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在夕阳的照耀下笼上了一层金晖;清澈的站偃河兀自缓缓地流淌,河畔的防风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摆;收工的人们回到家中,开始了晚餐前的忙碌,不一会家家户户的烟囱便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如诗如画的情景让我的思绪飞扬……

我们出生成长的这片红土地,地处雷州半岛,是由原生产建设兵团七师七团改制而成的广东省国营收获农场。雷州半岛,曾经被描述成“蛮荒瘴疫之地,赤地千里之乡”,经过脱下军装屯垦华南的林一师和林二师艰苦卓绝的奋斗以及父辈垦荒人持之以恒的接续开疆拓土,从我记事起,我们的家园早已遍布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和茶油林。

我还在上托儿所时,农场就通上了电。我们生产队还有小学,适龄儿童个个背着小书包上学,哥姐也在那所学校就读。

学校的操场,是我们课后嬉戏玩耍的绝佳场所,不是追逐打闹就是用垒好的草垛做掩护玩捉迷藏,直到夜幕降临,妈妈们呼唤孩子们回家吃饭,大家才依依不舍地“鸣金收兵”、相约明天再战。

每当夏季来临,生产队的孩子们总会举行别开生面的游泳比赛,各家各户的男孩是参赛选手,女孩则是助威兼观众。只听一声令下,男孩们如离弦的弓箭飞出,水库里一阵水花飞溅,大家你追我赶地游到对岸吃熟透的杨梅,我们女孩则在水库边声嘶力竭地加油呐喊,并翘首企盼他们的“战利品”。终于,游泳健将们归来了,嘴里衔着几枝杨梅,我们已经无心考究胜负,迫不及待地把红得发紫的杨梅扔进嘴里了,那股酸酸甜甜的味道啊,让人回味无穷、思念至今!

放映露天电影的三轮车开进生产队,仿佛是天大的喜事似的,大家早早地奔走相告。没等放映幕拉开,人们已用小板凳霸占好位置;电影还没放映,大人们已经聊得如火如荼,孩子们也玩得热火朝天,大人们聊什么、电影呈现什么画面我已记不清楚,玩累的我早已倒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后来我们家搬到了机关。父母仍然忙忙碌碌,一刻也不得闲。下班后不是开垦荒地种菜、种木薯、种番薯,就是淋水浇肥养猪养鸡,我们课后也跟着一块劈柴、剁番薯叶、刨木薯,大家一起劳作,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直到有一天午后,学校派家庭报告书,父亲刚好在家,接过来一看,才惊讶地发现他的小女儿已经读到小学四年级了……之后,我去湛江上学,姐姐高中毕业来到农场的宣传科,当上了农场的广播员。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她工作兢兢业业,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赞扬。

“我场滨河队职工杨海,在‘为振兴农垦经济建功业’的评选过程中,被评为‘青年经营管理能手’。他是我们全场职工学习的榜样……”大喇叭里响起姐姐的声音,把我飘飞的思绪拽回。

杨海,这个名字早已如雷贯耳,农场职工对于他的事迹更是耳熟能详。他是广西玉林人,来农场的时候只有18岁,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他敢于开拓、锐意进取。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知识和经验,取得了好的效益,是农场率先进入“万元户”行列的年轻人。1985年,国家为了搞活农垦经济,提高经济效益,鼓励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他积极响应号召,瞅准机会、充满自信逐年加大承包力度。1990年,他的家庭农场已经承包队里150亩土地种植甘蔗、50亩土地种植菠萝。他与妻子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对甘蔗、菠萝的选苗、种植、除草、施肥进行一系列科学的管理,经济效益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荣誉也接踵而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作为人大代表去北京参加人大会议,代表农场职工发声,这简直是一种无尚荣光,杨海憨厚地笑了:“荣誉是国家农场给的,我只是一个农场职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并且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大家,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富起来,才能对得起国家和农场的托付。”这也许就是农垦人的初心和使命吧。我敬佩他的勤劳质朴、勇于担当,立志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光阴似箭,时间一晃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岁月改变了青春的容颜,却带不走我对故土深深的思念之情。当我今年再次踏上这片魂牵梦绕的红土地,发现农场由于美丽乡村建设已经越变越美,越变越宜居:绿树掩映下,碧水湖畔,一幢幢小高层拔地而起;道路宽阔整洁,职工们出行也开上了小汽车,去县城也就是一脚油的事情;学校盖起崭新的教学大楼,教室宽敞明亮,田径场铺上了塑胶跑道;甘蔗、菠萝也采取机械化种植,既节约劳动力、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再次见到仍然扎根农场的杨海,他皮肤黝黑、两鬓斑白,已近花甲之年,但仍然声音洪亮、精神矍铄。我赞叹他对农垦事业的坚守,他笑着说:“哪里哪里,我年纪大了,想再大面积承包也做不来了,退休之后我就要跟随儿女去广州享享福了。我们滨河队的金希望现在真不得了,有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公司党委和生产队党支部的关心引领,他现在承包的甘蔗有300多亩呢,还住上了小别墅,开上了小汽车。只要能吃苦、肯钻研,农场也是创业的好地方,职工一样可以实现致富梦!”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职工们或在广场上跳舞、或在球场上打球。我赞扬他们懂得爱惜身体,他们个个笑呵呵地说:“身体健康才是自己的靠山啊!”我不由得点头称赞,既有欣慰,也有自豪。

徜徉于新修建的站偃河畔,春风轻拂,空气中流淌着新收割的蔗林独特的清香,看着职工们脸庞洋溢的笑容,就该知道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无边蔗海,正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关于丰收的故事……


文字编校:殷甦雪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