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荔枝丰年如何化解“甜蜜烦恼”

时间:2018-07-16 作者: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次数:6682

   “当前距离荔枝大规模上市还有一段时间,荔枝获得最后的优质果品还需要过多关,如大范围长时间阴雨、局地冰雹或台风影响……这些都会对最终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利影响。”今年5月初,在海南陵水举办的全国荔枝开摘节上,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厚彬对今年的荔枝产量做出了审慎的预测。

  从5月的海南开始,我国荔枝收获的版图逐渐北移,一直到6月的粤西,7月的珠三角、广西和福建一带。时至今日,荔枝上市季已经过半。庆幸的是,天公作美,今年荔枝丰收已成定局。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我国荔枝产量将达到287.88万吨,比2017年194.2万吨增加48.2%。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从“一骑红尘妃子笑”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丰产的荔枝无疑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的享受,然而,最近部分地区荔枝卖难的消息接连爆出,为这个甜蜜的丰收季蒙上了些许阴影。种植荔枝的果农这个夏天到底过得怎么样?近日,记者到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进行了实地走访。

现场——来自丰收的“拷问”

  位于从化区太平镇的广州佳荔干鲜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事荔枝干、龙眼干加工的企业,现在是他们最忙的季节,每天24小时机器轰鸣不休。前来交售荔枝的果农谢榕记指着手中的票据向记者倒起了苦水:“今年‘糯米糍’交到加工厂一斤才2.5元,去年地头价都要二三十元。”

  近70岁的谢榕记算起账并不含糊:“一棵荔枝树一年需要肥料50元,农药70元,以每棵树年产量100斤算,2.5元/斤的单价一棵树只能赚一百多元,如果再算上管护和采摘的人工成本,那就要赔钱了。”

  丰收来之不易,果农为何乐不起来?陈厚彬表示,今年全国荔枝普遍增产,加之5月以来全国荔枝产区天气炎热,荔枝较往年提早上市7-10天,海南、广东、广西等荔枝产区及省内各产区都出现了不同熟期荔枝扎堆上市的现象,特别是随着粤东、珠三角产区相继进入上市高峰期,荔枝的销售压力确实比较大。

  果农的日子不好过,加工厂也并不轻松。佳荔公司总经理何颂伟告诉记者:“收上来的荔枝必须马上进行初加工,否则就会变色变味,所以最近厂里机器和人都是连轴转。今年产能比去年增加了一半,一千吨的冷库都已经放满了。”

  所谓“歉年放,丰年藏”,荔枝产量“大年”也是荔枝加工的“大年”,但何颂伟并不满意:“我们一年的加工量是3000吨到4000吨鲜荔枝,广东省今年的荔枝产量是140多万吨,看起来加工份额非常小,实际上我们已经是广东省最大的荔枝干加工企业了,可想而知我们的荔枝加工比例还是很低。”

  上市期重叠、加工比例低、物流成本高、保鲜储运水平低、非优品种占比高……这些困扰荔枝产业发展多年的老问题在今年荔枝产量站上历史高位后显得尤其突出。“往年价格高的时候,鲜果供不应求,这些问题就被掩盖了,丰年市场更理性,更重视成本和品质,从这方面说,丰收在倒逼荔枝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陈厚彬说。

意外——特色品种仍俏销

  近日,在从化举办的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上,记者看到今年评选为“广东十大荔枝种植匠”的各位荔枝“达人”神色则轻松不少。

  东莞市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志强拿出一盒包装精美、果色诱人的荔枝自豪地介绍道:“这是我们自己培育出的特色品种‘冰荔’,刚获得了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金奖,一盒2斤装,卖价500元。别看价格高,还供不应求,现在已经销售一空了。”

  特色品种有价有市,“冰荔”并不是个例。在这次大会上同样获得擂台赛金奖的海南无核荔枝市场价甚至可以达到600元/斤。

  记者调查发现,与普通果农相比,“种植匠”们在荔枝品种改良上普遍走得早、走得远。来自阳江市阳西县的补建华牵头成立了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致力于推广荔枝实用型技术。他还在自己的果场建立了荔枝种质资源圃,收集国内外优质品种83个,被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选定为双肩玉荷包荔枝高接换种试验园。

  “今年我的果场里岭丰糯、观音绿等品种都能卖到二三十元一斤,并不愁卖。”补建华说,“但我的目标是在全县推广荔枝品种改良等实用技术,带动果农种得好也卖得好,让果农种荔枝不再难受,而是享受。”

  当然,品种改良的作用并非一劳永逸,比如去年还是“荔中贵族”的桂味荔枝由于今年产量猛增到20万吨,是去年的8倍以上,价格遭遇史无前例的“滑铁卢”。优良品种更加多元化、培育更加耐储存的品种、选育更为早熟或晚熟的品种、在产区内进行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拉长产期……显然,我国荔枝品种结构调整及技术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治本——诸多难题尚待解

  事实上,针对今年荔枝大丰收,存在卖难的可能性,荔枝主产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纷纷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举行了一系列有关荔枝的推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荔枝主产区茂名、阳江、广州、惠州、汕尾等地均举行各种形式的推介活动,引起了社会对广东荔枝的关注,也为荔枝产销对接搭建了平台。

  真正实现荔枝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需要更多触及产业痛点的动作。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坡度大于20度的荔枝园占30.9%,管理水平较低的荔枝园占21.5%。“坡度大于20度的荔枝园,应退果还林,转变为生态公益林;城中和城郊失管的古树、老树荔枝园应转换为供市民休憩的生态公园,这样才能集中优势产区,维持恰当规模的生产基地。”陈厚彬说。另外,我国荔枝园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绝大多数小农户既无实力、也无必要单独购买大型农机具,因此陈厚彬“强烈建议”,在荔枝集中产区推动建设大型农机具共享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更为经济便捷、专业高效的生产性服务。

  在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上,广东省副省长叶贞琴说,荔枝科研力量要在关键领域下大工夫,加强无伤采收、保鲜、包装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全面提高采后处理技术水平;在主产区规划建设一批简易冷藏分级分拣包装处理中心,为荔枝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提供保障。

  “国外的荔枝加工比例能达到60%以上,而我国只有10%。希望今年荔枝大丰收,能让政府和业界更加重视荔枝加工,给予加工企业更多支持。”采访的最后,何颂伟也向记者提出了自己的期待。

责任编辑:王燕春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