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作产业 > 产业动态

四川攀枝花:芒果熟 民区甜

时间:2020-09-29 作者: 来源:四川学习平台 点击次数:8398

金秋时节,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公路两边山上万亩优质芒果林成片铺展,芒果飘香,乡亲们满脸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芒果地里,村民在忙着组织采摘、运送芒果;收购站,工人们在忙着分拣、包装芒果,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曹加香说:“我们村是一个彝汉混居村,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让这里的彝族同胞过上幸福生活,靠的就是混撒拉山上的万亩芒果。目前全村共种植芒果19800亩,2019年人均收入25600元。今年芒果产量约12000吨,现在已卖了三分之二。近段时间,凯特芒果大量上市,平均每天外销二三十万斤。”

四川芒果看攀西,攀西芒果看仁和。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的芒果,不仅让当地群众日子甜了起来,更发展成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一个百亿元大产业,带动数以万计的群众脱贫致富。

民族资金带动芒果产业大发展

来到混撒拉,村委会后面的一栋欧式别墅格外醒目。村民李天翠说:“这房子是我家2012年修的,加上装修共花了一百多万元,修房子的钱全是我们种芒果挣的。今年的芒果被雪蛋子打了,只卖了10多万元,去年卖了40多万元。”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混撒拉村是四川省挂牌的省级贫困村,村民居住破旧的“土长房”(土长在房顶上),照明用松明子,大部分家庭在温饱线上挣扎。“以前,靠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生活都困难,供孩子读书只得卖鸡卖蛋,住的是土坯房,后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发展芒果产业,家里的生活真是发生了巨变。”李天翠说,她家种了六七十亩芒果,每年靠种植芒果收入三四十万元,如今,住上了别墅,买了车,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在混撒拉村,像李天翠一样修建小别墅的还有20多户村民。

从省级贫困村到如今的“小康村”,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来源于一笔12万元民族资金的撬动。上个世纪90年代,为了摆脱贫困,混撒拉村支两委苦苦探索致富之路。经过考察学习、试种等艰苦努力后,村支两委决定利用集体荒坡,建设集体芒果示范园。但当时村集体经济只是一个空壳,根本没钱购买水泥、钢管、树苗等建设物资。1992年,市、区民委通过调查、论证,将省民委下达的一笔12万元少数民族发展周转资金“借”给了混撒拉村。

有了资金,村支两委发动村民自带干粮上山,投工投劳,夜以继日,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在500亩荒山上建起一个设施较为完善的标准化芒果园,成为攀西地区迄今为止唯一的集体果园。

集体芒果示范园的建设,为村民提供了示范试验、技术培训的直接载体。村民从不认识芒果到发自内心地爱上芒果,从不想种芒果到主动种植芒果,从不会种芒果到成为种植芒果的行家里手……观念一变天地宽,昔日干热河谷的秃岭荒坡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通过多年的努力,混撒拉村探索培育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晚熟芒果新品种,申请了“混撒拉牌”“仁和牌”等注册商标,获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农业部热作名优基地、中国“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等证书;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支部+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在全村推行培训指导、生产资料、品牌注册、产品包装、市场销售“五统一”管理,将芒果销往哈尔滨、乌鲁木齐、西安、北京、武汉、上海、重庆等地,甚至返销至广东、广西和海南等芒果主产区。

实际上,混撒拉芒果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由于混撒拉村水源点低,芒果种植点高,一低一高,芒果的灌溉成大问题。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雨旱分明,旱季持续时间长,混撒拉又是较为典型的缺水村,随着芒果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每到旱季,用水的难题愈加凸显。特别是2010年初,攀西地区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村民不仅饮用水得不到保障,久未浇灌的芒果林也开始枯萎……

关键时候,省、市、区民委以投入的100万元民族资金为“引子”,撬动整合相关部门资金4000余万元修建了金沙江提灌站、大竹河干渠空卡支渠等引水项目。看到金沙江的水流进村里的蓄水池,流进果园,村民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在水资源有了保障的情况下,仁和区相关部门又在该村实施了8000亩高效节水项目,完成机耕道硬化18公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发展芒果产业的积极性。

自2009年以来,省、市民族资金累计投入1700万元,相关部门还协调整合扶贫、水务、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的配套资金上亿元,保障了民族地区芒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混撒拉村所在的大龙潭彝族乡芒果规模已达8.1万亩。仁和区作为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的先行者,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区芒果种植面积已达到30万亩,产量11万吨,涉及13个乡镇57个村,集中成片的万亩芒果基地七个。现仁和区芒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市第一位。

“福田模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9月初,前往福田镇印子山,蜿蜒崎岖的山间公路两旁都是一片片芒果林。据当地群众讲,过去印子山杂草丛生、乱石林立,后经大家凿石、开荒,种下芒果苗,让石窝窝变成现在郁郁葱葱的芒果园,芒果已成为他们致富奔康的主导产业。眼下,这里的芒果已卖完,村民开始忙着管护芒果树。

在金龟村梅子箐组移民安置点,48户自发从凉山迁居来的彝族群众按统一规划自建的新房已基本完工,有的已搬进了建好的新房。走进吉克阿洛家时,他跟妻子正在院坝打扫卫生。他家的轻钢别墅装饰一新,家俱家电齐全。“这些年,全靠党的政策好,让我们在这里安了家,还分了土地,通过政府引导种植芒果,家庭收入逐年增加,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吉克阿洛说,他家种植芒果约20亩,近几年来平均每年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我们组共有59户340多人,在肋巴山这边种了3000多亩芒果。”梅子箐组组长曲么古布说,通过发展芒果产业,村民逐渐摆脱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产业是经济之源、就业之本,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所在。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福田镇是仁和区的“西大门”,距仁和区政府驻地65公里,全镇有居民4757人,主要有汉、彝、傣三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超过58%,其中水田彝族超过总人口的40%。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福田镇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传承彝族文化等措施,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推进少数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福田镇曾进行了多方探索,但收效甚微。后来,该镇把芒果种植作为扶贫突破口进行探索。2011年,芒果种植面积虽有3000余亩,但因为缺乏技术支撑,当时芒果种植户种下的果树,都变成了“风景树”,一些芒果种植户还因产量低等原因亏了本。

金龟村农民熊光诚,2006年种植50亩芒果树,经过5年的生长,芒果树开始挂果。“当时,果子结得很少,50亩芒果结的果子只卖了6000元,亏了2000元,都有点想放弃种芒果了。”熊光诚说,为了改变贫穷的状况,他借钱承包荒山种芒果,本指望靠着50亩芒果致富,但年年种、年年亏,家里的生活也只能靠向亲朋好友借钱来维持。

福田有53平方公里的宜农荒地,发展芒果产业大有空间。2011年至2014年,市、区民委在总结混撒拉村芒果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福田镇累计投入民族资金320万元建成万亩芒果基地,配套完善机耕道、提灌站、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芒果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采取“专家+示范户+对子户”的模式开展科技新成果、新品种、新农资推广应用,创立了科技“精、准、快”产业扶贫“福田模式”,引导福田村民大力发展芒果产业。

熊光诚等农户被选为第一批示范户。根据新的培训模式,攀枝花市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对示范户们进行一对一的实际指导。在培训中,专家们以果园为课堂,每月只讲当月农时内容,着重讲授实际操作技巧,手把手做出示范样板,当场指导并教会种植户相关操作技巧。示范户一旦遇到技术难题,向专家团队反馈,立即就能得到解决。

“以前不知道情况,就随它长,经过专家指导,才知道芒果枝条需要一定的密度、空间、阳光。”熊光诚说。2014年,熊光诚芒果园里的芒果树开始大面积挂果,芒果产值8万多元,2015年产值达到15万元。经过专家们的技术培训,示范户们基本掌握了芒果的种植技术,开始扭亏为盈。结合这一情况,市农科院专家又通过“示范户+对子户+普通农户”户户结对的方式,培养了大量芒果种植的“土专家”。经过多年结对培训,全镇芒果示范户达到46户,对子户达到465户,实现了农家户户都有芒果种植技术明白人的目标。

“福田模式”推动全镇芒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9年,福田镇芒果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全镇人均芒果种植收入达到7859.48元,占全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如今,芒果已成为福田镇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团结进步。

(作者单位:仁和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热作发展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