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安徽农垦集团:攀“高”向“新” 向“大”图“强”

时间:2024-09-02 作者:孙淑兵 来源:安徽农垦 点击次数:306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安徽农垦集团(以下简称“农垦集团”或“集团”)上下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认真领会全会《决定》尤其是关于“三农”工作重要内容的核心要义,坚定实施“强科技、大基地、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坚持攀“高”向“新”,推动企业向“大”图“强”,致力打造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城市保供的农业“国家队”。

坚持科技赋能  促进攀“高”向“新”

近年来,农垦集团持续加强科研攻关,企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2023年,集团投入科研经费4540万元,同比增长19.8%。启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组织实施“杂交水稻、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扎实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五家农场单位在全国农垦提单产“大比武”劳动竞赛中喜获佳绩。与安农大、省农科院等签订了产学研深度合作协议,与院士团队共建皖垦种业小麦分子育种创新中心、水稻育种研发中心。

农垦集团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围绕《安徽农垦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23—2025年)》,深化数字、生态和生物技术的创新和运用,推进农业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先进技术使用推广。把发展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摆在突出位置。

强化联农带农  端牢粮食饭碗

集团积极发挥农垦“头雁”效应,扩大粮食生产大基地,强化联农带农效果。加快推进“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2023年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安徽省“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实施方案。截至今年上半年,垦区累计完成社会化服务签约土地面积218.53万亩,较2023年底新增149.99万亩。创新垦地合作机制,先后与15个产粮大县合作,按“大路模式”在长丰建立近4万亩粮食联合生产基地,午季小麦亩均效益高出周边农户种植约150元;在泗县整村推进小麦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达20万亩,辐射带动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桐城托管土地稻茬麦实收测产472.8公斤,高出周边农户种植产量30%以上。

农垦集团将在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下功夫,要求每个农场至少再增加10万亩社会化服务面积,加快种植业增产提质。大力推广“农垦+村集体+职业农民”的“大路模式”,积极落实与地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推动种源保障、农资销售、农机服务、订单回购一体化服务,提升社会化服务质量,扩大规模和带动效益。

拓展全产业链  推动“向大图强”

农垦集团聚焦主责主业,把重农抓粮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建设农业全产业链。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首次突破100万亩,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万吨,小麦和水稻单产均大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实现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三增”。以“链长制”推动加工业及食品、中央厨房及预制菜、养殖业及设施农业、生物育种及种业四个链条全面发展。

农垦集团将进一步加大产业赋能,精准延链补链壮链优链。坚持稳面积、提单产,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今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总产量50万吨以上。强化粮食生产种子统营、农资统供、粮食统销“三统”协同发力,形成“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精心打造种业链、食品加工链、预制菜链和养殖业链,聚焦“头尾”增值,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农垦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