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与改革 > 农垦情况

云南省景洪市国营勐养农场推进改革发展工作情况

时间:2020-12-29 作者:国营勐养农场 来源: 点击次数:36623

2019年9月,勐养农场被列为全州农垦企业化改革试点单位,同年12月,农场正式以企业身份踏上新的征程。在企业化改革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场改革发展工作,除了在产业发展方面支持农场,全力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还将我场全方位纳入西双版纳州保健品园区的整体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切实推动项目落地。

一、勐养农场基本概况

勐养农场共有土地面积4.83万亩,其中:橡胶2.86万亩,茶叶639亩,坚果1407.6亩,其它用地1.55万亩;总户数2992户,总人口8362人,职工589人,离退休1461人,其他人员6312人。农场下设银河分场、榕树分场、金山分场和水泥厂、复合肥厂。

二、政企分开、社企分开改革工作情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勐养农场政企分开、社企分开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各项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有序推进。

(一)勐养农场管理委员会撤并情况

勐养农场管理委员会有参照公务员管理以及事业单位编制54人,领导班子一正6副,下设3站2所。政企分开后,按照“办公地点、人员、财务、资产、职能、考核”要求,勐养农场管委会撤销,除1人辞去公务员身份到企业任职外,其余人员均由政府妥善分流与安置。

(二)政企分开后农场企业运作情况

2020年1月2日,国营勐养农场正式实行企业化运营。农场企业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市国资委党委核定了农场领导班子职数。目前,5名领导班子成员已就位。二是完成部门机构设置。结合农场实际,设置9个部门。三是建章立制,夯实管理基础。实行国营农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管理体制。四是制定和实行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和办法。

(三)社企分开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社企分开后农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架构设置为勐养镇—勐养象树社区居民委员会。二是厘清企业的职能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建设为引领,采取联合联盟联营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农场向现代企业方向转型发展。

三、改革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清产核资,完成资产移交工作

2020年2月21日,市属相关部门明确了企业资产和已划转资产。勐养农场原广场、养老院、城建所等部分土地划归勐养镇政府;其它账面资金、在建工程、生物性资产、无形资产、公租房、廉租房全部划入勐养农场。原属于勐养农场管委会的其余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物随人走”的原则,分别划分到勐养农场和勐养镇政府;勐养农场离退休人员企业养老金、2010年属地改革前农场医院退休人员专业技术补助仍由勐养农场承担(共100.54万元)。勐养农场原债权债务归属国营勐养农场。

(二)扎实推进土地确权工作

截止目前,农场共计开展土地权籍调查48318.82亩,其中建设用地7580.79亩、农用地40738.03亩。

(三)土地征用情况

我场自2013年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实现永久性征地共计1682.68亩(未完成征地529.79亩)、临时性征地322.91亩。农场共兑补附着物及安置补助共计966.7万元,政府兑补农场3000万元,未付土地费4950.26万元。

(四)加强现阶段农场企业化管理

1.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农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农场结合当前实际,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和中长期规划,农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稳步推进下属实体公司资质申报工作。目前,农场已成立下属实体公司资质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下一步,将逐项开展实体企业的资质申报工作。

3. 开展“企业要发展、我该怎么做”大讨论活动。结合农场实际,成立了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形势谈认识、对接思想谈体会、联系工作谈打算、立足岗位作贡献,全力推动企业化改革发展工作。

四、改革和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企分开工作缺乏缓冲过渡期,时间紧、任务重、工作衔接难度大。二是国有资产总量太小。三是企业遗留问题太多,内部管理难度大。四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发展转型难度大。五是社会职能尚未完全剥离。

(二)农场产业结构单一

我场以橡胶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橡胶价格持续偏低,企业和承包户经济收入低,缺乏经济实体的支撑,市场竞争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职工群众收入低、再投入发展资金不足

2019年度,职工年人均收入为11681.81元;非职工年人均收入为2613.63元。农场职工群众家庭之间经济力量不平衡,多数职工群众由于靠单一的橡胶收入,储备资金较少,再投入发展资金有限,承包户推进产业转型较为困难。

(四)债务沉重,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农场承包户养老保险、失业险、生育险、医疗保险四险难以足额上缴,社会保障能力不足。截止目前,我场在职职工人数588人,欠缴社会保险累计2471.75万元。农场全年承担离退休人员未参统部分资金95.18万元;承担大病医疗补充险40.08万元;承担农场医院退休人员专业技术补助8.27万元。

(五)土地矛盾纠纷较多,化解难度较大

一是由于农场土地与周边村寨犬牙交错,需要相邻的村组干部共同参与实地勘界测绘。但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村寨不配合开展工作;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农场5宗2150亩土地涉及土地权属纠纷,因时间跨度大、起因复杂,调处难度大,维稳压力重;三是农场承包户承包土地没有进行确权登记,配套政策不明晰,土地流转渠道不畅,承包户产业发展资金筹措困难。

(六)严重缺乏发展资金

企业严重缺乏发展资金,发展包袱沉重。受遗留问题影响,农场实施企业化改革后,债务沉重,历史欠账多,农场收入来源少,而自身人工成本、运营费用过高,造成财务入不敷出,转型资金严重不足。此外,农场土地确权工作推进缓慢,始终无法进入资产资本化程序,加之企业缺乏融资经验和融资平台,外部融资渠道受限,制约了农场改革发展。

五、取得的经验

(一)社会职能工作相对减少

根据梳理原勐养农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职能共计53项,截止目前已移交勐养政府11项,逐步减轻企业负担。

(二)企业化经营自主性增强

农场实行企业化改革后,农场依据国家、省、州、市的相关规定,遵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经营自主性增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农场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

六、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具体事项

建议上级各部门充分给予农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支持。

(一)在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如在农场承包户所承包的资源被政策性征用之后,解决承包户的再就业问题、对家庭农场发展经济等方面给予一些政策支持,采取“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经济收入。

(二)由上级部门主导,成立融资平台。通过项目带动,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农场采取多种经营模式,解决发展资金难、缺技术等问题,推动农场经济发展。

(三)市委市政府制定全市“十四·五规划”,全面将农场纳入全市发展规划整体布局,有利于推动农场全面发展。

(四)农场实行企业化改革后,建议上级部门给予农场以独立性、特许性的经营政策。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农场振兴,规划是基础。按照农场党委讨论制定的“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实行短、中、长期规划相结合,明确农场企业化的发展目标。

(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农场将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变单一经营橡胶的被动局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方针,以“两路一园”为契机,融入保健品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农场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部署,实行多元化发展。

(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我场将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引进一批科技引领型、产业密集型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与创业创新融合发展,通过项目引领,加快发展。切实发挥好重大项目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的关键作用,力争有更多项目入驻勐养农场,为推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组建农场实业总公司

结合勐养地区的区位优势,采取联合联营联盟的方式,组建农场实业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方式加强内部管理,做实做强农场企业。

(五)积极开展就业引导

坚持就业培训和就业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非职工承包户自由选择,通过人力和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培训再就业等方式,输出富余劳动力,使广大承包户选择从事其他行业,鼓励他们走出来发展,让广大职工群众增强就业本领,扩大就业渠道,为实现人才多员化发展奠定基础。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抓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通过全方面、多形式的培养和锻炼,着力培养懂技术、懂生产经营新型人才,并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方面高端人才,全面提高经营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多渠道保障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经济研究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