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垦经济 > 产业经济

河南浚县农场高质量发展实践创新

时间:2021-02-01 作者:许文平等 来源: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点击次数:31362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农场产业发展现状。浚县农场为国有农垦企业,1949年建场,先后由安阳专署、安阳地区和河南省农业厅管辖,1986年起直属鹤壁市,1990年实行计划单列。全场现有土地面积1.98万亩,其中耕地1.8万亩,总资产3.6亿元。农场总人口800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993人(承担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职工179人)、改制企业下岗职工808人、退休职工970人(在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岗位上退休的职工39人),下设6个农林分场、1个改制工商企业职工居民办事处。

(二)面临的问题。1.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浚县农场的主导产业为农业,总体结构水平不高,产品多数为一些科技含量不高的初级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和花生,深加工产品缺乏,真正能在市场上能够获得较好效益的产品、企业数量不多。2.基础设施不完善。浚县农场建立年代比较久,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近年来,虽然农场在基础设施上加大了资金投入,但由于原来的建设标准低,改造的任务比较重,而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且投资的渠道过于单一,造成短期内成效不明显,发展后劲不足,不利于长期发展。3.专业人才短缺。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农场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急需的管理、科技人才不愿意到农场发展,加之农场职工子女毕业后也基本上没有再回到农场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对国营农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

二、农场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创新

(一)深化农场市场化改革。结合浚县农场实际,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农场企业化、经营规模化,组建了鹤壁市农垦集团公司,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招标方式选定北京中建政研集团对公司管理体制做整体规划,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总部进行管控模式、绩效制度、薪酬体制和去行政化改革,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公司总部设综合管理部、发展规划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融资部、产业管理部、市场营销部、审计法务部、党群工作部、纪检工作部等9个职能管理部门,取消行政化称谓,部门员工统称“经理、副经理、专员”。薪酬和绩效体制规划正在编制落实。公司以产业管理部为主导,设立农业发展板块,筹建农业发展公司;设立文旅发展板块,筹建桃苑文旅公司。以市场营销部为主导,设立商贸板块,筹建农垦商贸公司,并负责农垦商厦的整体经营。总部和分场(子公司)之间通过管控模式的设立划分权利义务关系:一分场、四分场、五分场作为农业生产基地由农发公司主导管理;园林场发展田园综合体由桃苑文旅公司主导管理。

(二)改革农场办社会职能。坚持社企分开改革方向,推进农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为保持农场的大局稳定,减轻农场办社会负担,将农场原承担的民政、人武、公安、农技推广、农机管理、综合治理、信访、计生、医疗卫生、“三供一业”等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与农垦集团公司分离,设立鹤壁市农场管理委员会,由其承担农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核定编制人数和财政经费,社会职能移交后的农场的社会职能负担减轻500多万元,减幅达80%以上。

(三)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国有农场农业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农场与职工间合理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股份制、公司制等农业经营形式。构建权利义务关系清晰的国有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完善职工承包租赁经营管理制度,建立经营面积、收费标准、承包租赁期限等与职工身份相适应的衔接机制。职工承包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其退休年限,防止简单固化承包租赁关系。职工退休时,在同等条件下,其承包租赁的土地可由其在农场务农的子女优先租赁经营。对租赁经营农场土地的,要严格依照合同法规范管理。

(四)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健全职工培训和考核体系,建立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加快农场农工培育体系建设,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就业渠道,择优选聘高校毕业生等高素质劳动力来农场工作。

(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对农场全覆盖,解决了养老金缴纳等重点问题,解除农场老职工的后顾之忧。农场职工执行全市统一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政策或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参保缴费办法,选择按农产品收获销售季节缴费。农场符合救助条件的职工及居民,按照政策规定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为困难人员提供托底性、长期性的生活保障。

(六)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对农场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力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增强农场抗旱救灾、节水增效的能力。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农场优势产业发展目标,强化配套种植基地建设,建成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优质果蔬生产基地、畜禽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农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挖掘内部优势,推进资源资产整合,聚焦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产业链升级,形成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垦产业,做大做强农垦经济。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公司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体制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产业调整上走出新路子,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更加完善;在文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企业文化体系更加健全。重点打造“1211(一园两区一体一世界)”项目工程,构建现代农垦经营体系,实现“有机引领、升级转型、三产融合、品牌强农”的目标。

“一园”:文旅生态园(园林场)。以园林场为基地,实现旅游生态、农业生产、田园生活有机结合。公司正在聘请专业团队对园林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分步实施。利用园林场位于黄河故道、毗邻3A景区二帝陵的区位优势,按照山、水、田、园、路等生态元素有机结合、配套齐全的要求,建设园林场田园综合体。四季有花、常年有果,四季都是采摘期,四季都有游客,成为鹤壁旅游一张名片。

“两区”:一是有机农业示范区。围绕一分场产品优化升级的需求,主要建设三个基地:一是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特色农场)。多方引进国内外非大众化优质、特色农作物品种,划分区域、分片种植。可观赏、可销售,可加工,让市场看到“鹤壁农垦”标识的特色产品,逐步把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二是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数字农场)。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在一分场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域内构建数字农场管理平台,提供大田环境信息智能感知、可靠传输、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精细管理、病虫害预警与远程诊断等服务,为大田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健康创造条件。三是特色农作物观赏采摘基地(体验农场)。分特色农产品展示、特色花卉观赏、特色作物采摘、农事体验、活动拓展、亲子游戏等区域和项目,在基地内全程展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体现现代农业风貌。二是有机蔬菜生产区(三分场):三分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生产有机蔬菜产品具有德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在三分场规划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立日光温室和大棚,四季生产高端蔬菜,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透明的蔬菜产品品质追溯体系。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实施,不施任何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以有机生态循环的自然生长方式种植生产蔬菜,确保基地的安全生产、高效运营和低碳环保。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精品包装蔬菜产品,实行会员定制和专供政府机关餐厅、星级酒店及大型超市。

“一体”:商业综合体。在农垦安置小区打造一个商圈,引入互联网电商平台,建设配套设施完善、业态内容丰富的现代商贸城,给周边居民提供丰富、便捷的综合服务。

“一世界”:即鲜花世界(一花一世界),建立鲜花市场,开展花(园)艺服务,开发花语文化。让市民在欣赏鲜花的同时领略花的语言,体会花的寓意。让“鹤壁农垦”不仅成为市民放心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还要成为大众欣赏的“花仙子”。

(课题组成员:许文平、马宝龙、窦付明、郝文利、李俊峰)

2020年12月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