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热作新闻

我国热区首次油棕种质资源大规模普查与定位观测任务圆满完成

时间:2013-08-30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3100

    为了解我国油棕种质资源现状和收集特异油棕种质材料,2009—2012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业部南亚物种保护专项以及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资助下,热科院橡胶所历时4年,对我国热区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的油棕种质资源进行了7次普查和定位观测,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普查发现,我国海南、云南、广东、福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42个县市种植油棕10万株以上。这些油棕多数为厚壳种,主要作为园林景观树木、街道树、公路林种植,其抚育管理十分粗放,且在经历了当地各种自然灾害(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的情况下大部分油棕仍能正常生长,部分植株能开花结果。但这些油棕种质的生存受到城市建设等的威胁。根据普查结果,对分布在5省区42个地区48个油棕典型居群的172株优良单株(年均鲜果穗产量高于居群年均鲜果穗产量100%以上)进行了3年6~7次定位观测,观测发现23个单株的鲜果穗产量在100~350kg/株/年以上。这些结果对我国发展油棕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热区油棕种质资源普查示意图

部分油棕高产单株 

(供稿:橡胶研究所 曾宪海)

责任编辑: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