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垦经济 > 产业经济

新洋农场:科学抢收 不误农时

时间:2024-11-04 作者:张伟生 来源:江苏省新洋农场有限公司 点击次数:19420

10月以来,新洋农场总降水量达到122.7毫米,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6毫米,连续的阴雨天气减缓了秋收进度。针对不利天气,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加强气象研判,抢抓天气窗口期组织机械作业,并利用科学抢收等方式,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不误农时。

在新中生产区11大队水稻收割现场,一台凯斯4099正在配合科乐收570、约翰迪尔C230等大型履带式收割机,在田间进行抢收作业。“前期地烂,大型收割机即使装备了链轨也很难下田收割,近期雨水减少,我们采取轮式收割机和履带式的组合应用方案,尽可能加快抢收进度,为秋播作业及时腾茬。”农机总站队长陈春介绍,轮式收割机和履带式收割机的结合应用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适应烂田和较干田块等不同地形,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作业成本,达到省时、省力、省工的效果。

晚上6时,新北生产区4大队田间地头机声隆隆,马达轰鸣,一辆辆收割机交替穿梭,开足马力,加快收割进度。“为顺利实现11月10日完成冬小麦播种任务,新洋分公司采取人停机不停的方式,夜间赶在下露水之前应收尽收,延长收割时间,加快秋收进度。”农水中心负责人何成就说,今年“三秋”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机械力量、场头统筹、粮食调运等应急能力带来考验。面对不稳定天气,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强化机械保障,本部准备大型联合收割机18台套,另调度好61台小型履带式收割机,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水稻抢收,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另外,新洋农场严把收割质量关,落实机收减损1%以内的目标,严格收割质量检查,大队工作人员和支农人员督促驾驶员收割到头到边,及时调整割台高度,严格控制机车行走速度,面对烂田减少收割幅度,保证土地不留下深印,避免影响后续的耕、耙、旋、播等作业流程。截至11月2日,新洋已完成秋收面积19903.5亩,完成收割任务的44.2%,冬小麦播种面积18791.8亩,完成播种任务的32.6%。

责任编辑:发展规划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