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橡胶产量呈现增长趋势。海南产区受连续降水影响,原料生产不及预期,云南产区旱情缓解,新胶生产开始放量,国内产量增加,5 月份全国天然橡胶产量环比增70%。东南亚主产区高温少雨天气有所改善,泰国北部和越南陆续正常开割作业,新胶产量逐渐释放,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呈现增长趋势。
(二)现货价格小幅震荡运行。5 月份,轮胎加工企业开工负荷稳中有升,但受限于高企的原料价格,下游采购积极性一般,国内全乳胶现货价格微跌。东南亚主产区中,泰国天气好转割胶生产开始恢复,现货价格小幅下跌,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产能释放有限,现货价格微涨。国内市场,5 月份全乳胶上海、山东市场均价每吨13767 元,环比跌0.1%,同比涨 17.1%;混合胶山东市场均价每吨13478 元,环比涨0.5%,同比涨 26.4%。东南亚市场,泰国RSS3 均价每吨2143美元,折人民币每吨 15235 元,环比跌2.5%,同比涨37.9%;印尼 SIR20 均价每吨 1624 美元,折人民币每吨11545元,环比涨 0.3%,同比涨 19.1%;马来西亚SMR20 均价每吨1650美元,折人民币每吨 11731 元,环比涨0.6%,同比涨20.6%。
(三)期货价格小幅回落。天然橡胶与原油、合成橡胶间存在较强的价格传导效应,5 月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期货(WTI)收盘价累计跌1.62%,带动天然橡胶期货价格小幅回落。5 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2409)收盘每吨 14478 元,环比跌 1.0%,同比涨20.3%。大阪证券交易所(OSE)橡胶主力合约(2410)收盘均价每千克317.8日元,折人民币每吨 14519 元,环比跌0.4%,同比涨51.1%。
(四)天然橡胶进口收缩。国内外天然橡胶价格维持相对高位,东南亚主产区新胶上量延后,下游轮胎企业采购意愿不足,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进口收缩。据海关统计,4月份我国进口天然橡胶 16.94 万吨,环比减18.3%,同比减26.3%;进口混合橡胶 19.48 万吨,环比减30.7%,同比减42.0%。1-4 月累计,进口天然橡胶69.74 万吨,同比减18.9%,进口额为 10.20 亿美元,同比减9.5%;进口混合橡胶106.34万吨,同比减 25.1%,进口额为15.74 亿美元,同比减20.0%。
(五)预计后期天然橡胶价格将震荡下行。供给方面,云南、海南和东南亚产区开割面积持续扩大,预计国内外原料产出略有增加。需求方面,《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落实进一步提振国内汽车消费,轮胎企业订单需求平稳,5 月第四周全钢轮胎制造企业开工负荷60.87%,半钢轮胎制造企业开工负荷80.28%,较4月第四周分别上升10.87和3.77个百分点;轮胎出口市场表现放缓,4 月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 5444 万条,环比降 1.93%,轮胎成品累库增加,或对企业开工意愿产生消极影响;天然橡胶短期需求仍以消化国内现货库存为主。国内外主产区新胶上量不及预期、汽车产业政策刺激均对天然橡胶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但是原料价格高对下游轮胎企业采购需求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综合来看,预计后期天然橡胶价格将震荡下行。
责任编辑:经济贸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