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科技赋能 长阳农场小麦低产示范田亩产超千斤

时间:2024-06-20 作者:南郊农场 来源:首农食品集团 点击次数:11381

当前,正值小麦收获期,首农食品集团南郊农场所属长阳农场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合作建立的110亩京郊小麦单产提升技术集成示范田传来丰收喜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技推广站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相关专家近日对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经测产,示范田亩产达545.8公斤,产量较往年翻一倍,大幅超出2023年北京地区小麦平均亩产358.6公斤。

科技赋能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长阳农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为提升小麦单产和效益,长阳农场以耕地生态修复为立足点,以科技赋能为着力点,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所合作建立以优质强筋小麦高密度群体构建及精准调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京郊小麦单产提升技术集成示范田,种植杂交小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京优368新品系。

精细管理实现小麦单产提升新突破。示范田建设初期,杂交小麦研究所陈兆波副所长及团队成员多次实地考察农场耕地情况、生产及基础设施条件,提前制定小麦产能提升技术方案,通过品种筛选、精播增密、适期晚播、水肥精准供应、光温高效利用等措施,开展优质强筋小麦高密度群体构建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在小麦越冬、拔节、灌浆等关键生育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技术,深入交流田间管理经验和问题,保证技术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同时,农场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精细管理,使得小麦京优368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显著。

共谋发展树立院企合作发展新标杆。近年来,长阳农场积极落实南郊农场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北京市南郊农场有限公司科技工作发展方案(2023年—2027年)》落地,将农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农林科学院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有机结合,围绕粮食、蔬菜、林果及设施等产业,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企业经济发展实现“多赢”。

改革创新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为加快推动都市型农业转型升级,长阳农场围绕产业发展方向、战略规划蓝图,成立科技办公室,与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专家工作站,共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小麦单产提升技术集成示范田项目正是长阳农场推动科技赋能、改革创新的实践成果。今年,长阳农场麦收工作已圆满完成,共种植小麦510亩,总产量达161.56吨,总产量较去年增加53.32吨。通过院企合作、科技赋能、精细管理,小麦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低产田”变身“高产田”;优质强筋小麦市场收购价格高于普通小麦,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小麦种植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推动了科技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落地。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