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垦区新闻

江苏农垦: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尽显“科技范”

时间:2025-04-16 作者:刘笑 张伟生 李晓蓉 来源:江苏农垦 点击次数:6567

江苏农垦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产。当前正值春管关键时期,各涉农单位抢抓农时,运用科学田管技术与先进农业设备,全力夯实增收基础。

智慧灌溉滋润良田

今年,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引进40余台新型浇灌设备,通过精准化、高效化的浇灌方式,为小麦稳产高产提供有力保障。在西洋生产区26大队的麦田里,两台大型喷灌机正在有序作业,长达百米的喷灌臂均匀喷洒出细密的水雾,为拔节孕穗期的小麦送去“增穗水”。生产区副主任张月文介绍:“过去春灌需要大量人力,现在1台喷灌机一天一夜就能完成100余亩地的灌溉任务,效率大幅提升。西洋生产区1万余亩小麦自月初开始灌溉,预计4月中旬就能全部完成。”

新型浇灌设备不仅节水高效,还能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生长需求精准调节水量,避免传统漫灌导致的土壤板结和根系损伤。喷灌机采用的橡胶窄轮也大大减少了对小麦的压损,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水资源。

无人机飞防护航春管

在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4大队的连片麦田上空,多台满载生物药剂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员的精准操控下有序升空,对病虫害展开重点防治,全力守护麦田健康。4大队队长陈琪介绍:“当前正值小麦孕穗期,这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阶段,也是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高发期。大队正密切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利用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持续加大精准防控力度,全力护航小麦健康生长。”与传统人工作业或地面机械相比,无人机飞防作业优势明显,亩均用药量可减少20%左右,覆盖更均匀,穿透性更好,还有效避免了人工作业直接接触农药的风险,保障了农技人员的健康安全。

今年,苏垦农发新洋分公司引入了大疆T70、T100等新型无人机23台。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所有基层一线青年员工全部掌握了无人机操作技术,实现了近6万亩农田无人机飞防作业全覆盖,显著减少了外雇机械费用及人工成本。

北斗导航备战水稻育秧

在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18大队的一块秧池田头,一台小型挖掘机在管理人员的指挥下,将一斗营养土“喂”入粉土机的引料口。土壤在刀盘装置的作用下被充分破碎与混合,颗粒细碎均匀、松软适度的干细土从出料口源源不断地淌出。一旁的秧池里,一辆安装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开沟机正在进行开沟作业,田平沟直的高标准秧池跃然田野,科技感十足。大队长王益轩感慨地说:“智能化、数字化已应用到农业生产各方面,相比过去的人工筛土、普通机械开沟,现在的秧池备耕工作真是高质高效,省工节本,也为育壮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各生产区,春耕春管工作正有序开展,科技力量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希望的田野上一派生机勃勃。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