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一线来风

农垦改革发展行 | 寻农垦根 铸农垦魂 聚农垦心——纪念南泥湾大生产80周年

时间:2021-11-18 作者: 杨钰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点击次数:6107

金秋十月,延安南泥湾天蓝水碧,稻浪滚滚,满山叠翠。南泥湾开发区大生产广场座无虚席,数百名来自各垦区的代表们齐聚一堂,纪念南泥湾大生产运动80周年。

这注定是个值得铭记的时刻。

八十年前,新中国农垦事业从这里坚定起步,走向全国各地;南泥湾精神从这里生根发芽,撒播到天南海北。

八十年后,新时代农垦人来到此地寻根溯源,重走农垦来时路,追寻农垦精神的源泉,汲取新征程上的奋斗力量。

寻根:重温大生产运动,体悟南泥湾精神

距离会场不远处,千亩金黄的稻田稻穗饱满,迎风起伏,正呈现出一幅“江南好风光”的美丽画卷。这陕北难得一见的风景,正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开荒屯田之地。如果从空中俯瞰,稻田上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80周年”大字则会一览无余。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是我们党于困境中奋起的写照,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农垦事业诞生的摇篮。”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这样讲道。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日军“扫荡”和国民党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等多重压力下,陕甘宁边区生活日益困难,甚至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的境地。

面对事关生死存亡的困境,党中央决定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产自救道路,领导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其中,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1941年的春天挺进了南泥湾。

“南泥湾啊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山鸡窜,一片荒凉少人烟。”这首歌谣正是当时南泥湾的真实写照。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三五九旅战士们攻坚克难,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荒生产。

“‘开荒好比上前线,劳动就像攻碉堡’。战士们硬是把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良田万顷、牛羊成群、稻谷飘香的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好江南’”。王震将军之子、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王之这样描述当年的场景。到1944年,三五九旅除吃用全部自给外,达到了“耕一余一”。

三五九旅因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艰巨任务,成为边区大生产的模范,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为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

在王之看来,南泥湾大生产“是我军成规模地进行军垦屯田的首次尝试,为我国的农垦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南泥湾大生产,不仅是一场战天斗地的生产运动,更是一部感天动地的精神史诗。在结出累累物质硕果的同时,大生产运动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成功入选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

如果农垦的历史长河中有坐标系,那么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就是中国农垦事业从0到1的决定性突破,南泥湾精神则是助力农垦事业不断前行的动力之桨。它们是农垦的根,是农垦人永不能忘的初心。

铸魂:拼搏农垦事业,熔铸农垦精神

“迢迢农垦路,熠熠农垦魂”。以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为实践起点,以南泥湾精神为动力源点,中国农垦砥砺前行,铸就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原三五九旅人以新的身份面貌,同其他几十万人民解放军、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一起,走向新中国各地。

他们奔赴浩瀚无垠的戈壁荒漠,让荒漠变绿洲。1949年11月,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前身为三五九旅的步兵第五师,进驻新疆阿克苏。1953年6月在阿克苏奉命就地集体转业,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他们深入沙漠腹地,兴修水利,垦荒造田,修路架桥,创造了“人进沙退,人造绿洲”的旷世奇迹。

他们奔赴人迹罕至的荒原沼泽,把荒原变粮仓。1955年,铁道兵9个师近两万人挺进北大荒,在密山、虎林、饶河一带开荒建场。1958年,王震将军率领10万复转官兵,浩浩荡荡进军三江平原,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潮。他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搭马架、盖窝棚,战天斗地,开荒生产,铺就万亩良田。

他们奔赴瘴气弥漫的荒郊野岭,把荒山变胶园。早在南泥湾屯垦结束后,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进入广东,让南泥湾精神在岭南落地生根。1952年,肩负着垦殖橡胶、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的使命,两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赴海南、湛江等地,住茅棚、战台风、斗猛兽,白手起家垦殖橡胶,成功突破了北纬十七度,将橡胶种植大面积北移。

在这三大垦荒战役打响之际,北京、天津、上海等内地省份和城郊地区也纷纷开始试办农场,农垦事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新中国一支引人瞩目的农业生力军。

在农垦成长的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农垦创业人的脚步,南泥湾精神的火种撒播到了祖国各地,并且生根发芽。以南泥湾精神为源头,生发出了北大荒精神、兵团精神等农垦系统的创业精神。这些精神光芒交汇在一起,熔铸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这种精神百炼成钢、坚不可摧,激励着农垦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

改革开放后,面对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农垦自觉承担起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在自我变革中发展,在上下求索中前进。从实行财务包干打破平均主义,到借鉴农村改革经验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再到推进垦区管理体制改革,农垦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逐步成长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吹响了新一轮农垦改革发展的号角。全国农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部署安排,坚持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凝心聚力推动深化农垦改革发展,农垦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日益改善,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据介绍,2020年全国农垦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5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853亿元、利润241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40%、30%、143%。光明食品集团、北大荒农垦集团、首农食品集团资产和营业收入均已超过1400亿元,农业领域航母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农垦成绩的取得,说到底靠的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曾衍德说。

“农垦精神是农垦最大的政治优势”。原农业农村部常务副部长刘成果这样总结道。他在回顾农垦历史性贡献时,特别指出了农垦在精神方面作出的贡献,并回顾了农垦精神的确立历程。

1986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在为《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作序时,将中国农垦创业者的精神凝练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这八个字。

1991年,国务院“42号文件”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写进了批语里。至此,农垦精神被正式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肯定下来。

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到王震同志“领导农垦战线的广大职工群众、转业官兵,在祖国边陲披荆斩棘、艰苦奋斗”,“锤炼出传承至今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汇聚起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就这样,农垦精神在农垦栉风沐雨的实践中熔铸、锤炼,成为一代又一代农垦人前行的力量源泉。

聚心:赓续红色血脉,奋斗新的征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南泥湾大生产80周年。在这个重要而特殊的时间节点,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记录农场形成发展脉络、改革发展历程的大型丛书《中国农垦农场志丛》终于面世了。”农垦局局长左常升在会上郑重宣布。

《陕西南泥湾农场志》《北京双桥农场志》《黑龙江八五〇农场志》等全国农垦第一批二十部内容详实、装帧精良的志书在揭幕仪式中正式登场。

中国农垦农场志丛书,是农垦人对建党100周年的献礼,是对农垦80周年历史的致敬,更是赓续农垦红色血脉的实践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农垦史教育的绝佳教材。

近年来,随着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的深入,农垦的“企业”属性越来越突出,加之有些农场的历史资料、文献文物不同程度遗失和损坏,不少老一辈农垦人也已年至期颐,农垦历史、人文、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保护传承也越来越迫切。

传承农垦历史文化,志书是十分重要的载体。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农场编写出版过农场史志类书籍。“为完整记录、展示农垦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挖掘、抢救、保存农垦重要的历史资料。在农业农村部党组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部农垦局牵头组织开展了中国农垦农场志丛编纂工作,农业农村部、各省级农业农垦主管部门和农场逐级成立了工作机构。”左常升在会上对农场志编纂作了具体介绍,农垦局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农场一线同志们精心收集资料、撰写文稿,中国农业出版社整合经营团队全程参与。

编纂农场志,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农场。编志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农场修志人员知难而进,全力以赴。贵州省湄潭茶场启动农场志编纂后,迅速编制编纂工作方案,组建机构,落实办公场地、人员和经费,快马加鞭投入工作;北大荒绥滨农场史志办人员加班加点,披星戴月,以超常规的工作强度按时完成了70万字志书编写工作……

正是在农垦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出版社、农场一线人员等多方的努力下,农场志才得以面世。修志本身就是践行农垦精神的生动体现。

新时代,“赓续农垦血脉,弘扬农垦精神”是个大课题。在小组研讨会上,农垦人立足岗位、各抒己见、碰撞思想的火花。

“我是一名文化研究工作者,在我看来,经济发展一定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贵州湄潭茶场工作人员王启进说,要通过对农垦文化的研究、文化成果的推出,让人感受到文化和精神的力量,推动农垦事业发展。

“我是一名老知青,虽然离开农垦系统很多年了,但一直在收集整理农垦历史资料。其实还有一批跟我一样做着同样事情的老知青。我们上不了农垦前线,但愿意在后方好好研究精神文化方面的事情。”原黑龙江农垦九三分局双山糖厂退休干部刘宏海说。

“2020年秋季玉米成熟了,却因为受到台风影响而倒伏。在机器无法收割的情况下,我们农场100多名同志决定人工捡拾,在11月的冷天中,大家裹着军大衣工作,腰疼的就跪着捡玉米,手指裂开的就缠上胶布。”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吐列毛杜农场的滕倩动情地讲述,“经过22天的奋战,捡回了56万斤玉米,我想这就是农垦精神,激励着我前行。”

……

在农垦人的真情吐露中,在南泥湾这片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一颗颗炽热的农垦心凝聚在一起,凝聚成传承农垦精神、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共识。

为传承南泥湾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血脉,更好做好农垦改革发展工作,强化履行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稳定器的使命任务能力,曾衍德指出,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深化集团化企业化改革不动摇,大力推进农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垦农场全面振兴。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要有新担当。相信在农垦精神的传承与激励下,农垦人一定会再创农垦事业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刊物编辑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