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场·我的故事”四十六:从南国到北疆

时间:2023-03-09 作者:吴良、刘德军 来源: 点击次数:538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预备医院始创于1941年,为新四军前方卫生部所属野战手术队。

1958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动员10万官兵转业,以屯垦方式,开发北大荒,储备兵源,巩固国防,建设粮食基地。

1958年春节过后,张一千政委在全院动员大会上传达了此次转业的命令,同时对全院集体转业工作做了布置。转业的相关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院伤病员转到兄弟医院;为适应地方医疗工作,从其他医院调入儿科医师刘德俊上尉、眼科医师刘佩贤中尉、耳鼻喉科医师谷源彤少尉、口腔医师陈泉皇少尉等专业技术干部。院里集中办理军官转业手续、配偶在地方工作的调转手续以及军转地户口粮食关系,包装公用设备及物资、个人用品等。为解决御寒问题,每人配发一件新棉大衣。派出以政治部主任宫绍文为首的工作组先行到哈尔滨打前站。许多现役军官身着戎装,到福州市照相馆拍下军旅生涯中最后一张标准照以做留念。

集体转业的第五十二预备医院,是一个团级野战医院的建制,共有210人,其中:转业、复员、退伍军人175人。

1957年底,第五十二预备医院政委张一千曾专程到北京接受集体转业的命令,命令的核心只有一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农垦部的具体安排是:转业到牡丹江组建铁道兵农垦局医院。当时大家都很高兴,尽管由温暖的南方去往寒冷的北方,一时难以转过来,但牡丹江大小也算是城市,而且还是从事医疗工作,所以从上到下思想还是比较稳定的,情绪也比较高涨。

1958年4月16日出发的前夜,驻地铁道兵8511部队某团为全院放映电影。21时,一份从4公里外的徐家村邮电所专程投递到院部的加急电报送到值班员手中,这封电报是打前站的宫绍文主任从哈尔滨发出的,主要内容是:医院转业地被农垦局由牡丹江更改为饶河,让院里请示军区,未接到军区具体指示前先别行动。

值班人员看完电报后,举着油灯在地图上找,先由牡丹江周边找,没找到,扩大范围继续找,终于在祖国的东北角,距离牡丹江有千里之遥的乌苏里江边中苏边境线上找到了饶河。值班员未敢耽误,立即将电报送呈张一千政委。此时,全院的物资已于8小时前先行起运。

院里究竟请没请示军区大家都不知道,但随后的通知是按原计划行动。

1958年4月17日下午3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预备医院全体官兵、职工、随行家属共计三百多人告别前来送行的福州军区后勤部首长、驻扎地甘蔗镇父老乡亲,告别了一泓春水的闽江,告别了戎马生涯和炮火硝烟,带着满身的征尘,开赴新的战场——北大荒。轮船沿闽江逆流而上,两岸峰峦叠翠,鸟语花香。

轮船在闽江航行一天一夜后,于18日中午到达福建南平码头,全院下船转至火车站。车轮徐徐启动,这些第一次离开故乡的姑娘们开始悄悄抹眼泪。

这是一趟名副其实的军列,但因不是执行作战任务,没有时间要求,再加当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铁路部门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对这趟不够载的列车在各站要加挂货车,还要为正常运行的列车让路,还要考虑几百人的吃饭供应问题,就这样走走停停,4千公里的路整整走了8天,于4月26日到达北方重镇——哈尔滨市。

当日,铁道兵农垦局驻哈办事处的邓处长在驻地传达了农垦局的决定,全院安置到饶河八五九农场,医院改编为“铁道兵农垦局第四职工医院”,仍保留军队团级建制。同时强调农场的条件很艰苦,但有发展前景,也是祖国最需要,垦荒战友最需要的地方。要求大家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响应国家的号召,艰苦奋斗。

在哈尔滨的停留是为了等船。乍暖还寒的季节,穿单的冷,穿棉的热。5月下旬的一天,全院接到通知登船启航,前往目的地饶河。轮船叫“北安号”,船很大,装载全院300多人仍很宽松。是以燃煤带动汽轮机推进,时速可达10多公里。轮船顺松花江、黑龙江而下,至乌苏里江再逆流而上。在中苏界江中行驶时,经常遇到苏联的各类船只,这是大家第一次看见苏联人,感觉很新鲜。中苏双方船只相遇都要鸣笛示意,苏方船员还经常挥手致意,高喊“乌拉”(万岁),以示友好。

闲暇时大家站在甲板上欣赏两岸的风光。初春的北国杨柳刚刚吐绿,大地初穿新衣,茫茫草原,莽莽林海,极目远眺,无际无涯。偶见村庄,不过十几户人家。

到那时,

荒原建起工厂,

沃野千里,

稻谷飘香。

让诗人去歌唱吧,

那遍地金黄的地方。


蛟龙不离波涛,

鹰鸷总落在高山上。

北安号像条巨龙,

载我们傲然去远航。

1958年5月30日夜,轮船终于航行到目的地,饶河县第二大码头--东安镇,一声汽笛,江轮徐徐靠岸。夜幕下的东安,点点灯光,逶迤数里。因为是在夜间,院里通知暂不登岸,在轮船上过夜。

第二天早上,大家仍在睡梦中,有人在甲板上高声喊叫,惊醒了众人,大家涌上甲板,眼前的一切让所有人惊呆了。

晨雾中的东安沿江而建,十几栋泥墙草盖的土房上冒着袅袅炊烟,一辆老牛车在唯一的一条坑坑洼洼的东西走向的土路上慢慢悠悠地走着,几条木船在江边泊着,渔民在整理网具,一群早起的鸭子在水里觅食,不时扬脖冲天嘎嘎地叫几声。

这就是目的地?医院在哪里?人在哪里?这儿需要一个有500张床位的医院吗?一连串的问号在人们心中升起,与原来的工作条件和人们心中的想象相比反差太大了,落差也太大了。安静的人群中开始出现女人的抽泣声,香烟的烟雾在男人的唇间飘荡。

早饭是在船上开的。利用吃饭的间隙,院领导开始动员,要求大家不讲条件,不畏困难,下船!登岸!

当返航的轮船拉响汽笛,缓缓驶离江岸的时候,人们终于回过神来,他们的双脚已经踏在黑土地上了。

当时的八五九农场处于初创时期,人不过万,根本不需要一个有500张床位的医院,同时,农垦需要大量的政工干部。为适应农场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农垦局的要求,全院做如下调整:政委张一千调任总场任党委副书记,院长翟雪桥调任总场政治部主任,行政副院长刘治国调任虎林县法院院长。原医务副院长姚政任院长,刘志旺任院党委书记。5名中层领导调任各分场任场级领导,9名一般干部调场部机关,10名调直属单位……全院仅剩139人组建为铁道兵农垦局第四职工医院,业务隶属农垦局卫生处,党、政、财务由八五九农场属地管理,保留团处级建制。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总场管理科动员当地有住房的百姓接纳安置转业官兵,共有40余户当地群众为医院解决了临时住房问题。当时老百姓的住房也非常狭小,因此,有的是住一铺炕,有的是住对面炕,有的是打地铺,总之,只要能住人就行。

人员、设备安顿好后,全院立即投入营建。在东安下营后山的东北角的山脚下(距离下营2公里),一条公路通向后来的场部,以这条公路为轴,路东建职工医院,路西建职工宿舍。这个地方长着没腰深的蒿草和碗口粗的柞桦树。要在这片荒原上建设家园,任务十分艰巨。职工医院由劳改队负责建设,全院医护人员负责建自己住的职工宿舍。

盖房的首要任务就是脱坯和伐木,这在北方的体力劳动中被称为“四大累”。拿手术刀、听诊器的手抡直了铁锤、大镐和开山斧,干起了体力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

艰苦的条件和环境没有难住这些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医护工作者,这是一支钢铁团队,他们用高昂的斗志和热情点亮了希望之火,在基建工地展开了劳动竞赛,那些未婚的朝鲜族姑娘和福建籍姑娘每天都用歌声为这些劳动者,也为自己提高斗志,解除疲劳。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十一栋职工宿舍盖起来了,大家用微笑庆祝自己的乔迁之喜。立冬时节,4栋2千多平方米的门诊与容纳100张床位的职工医院竣工了。医院由原来的两个分院五个临床科改为内一科、内二科、外科,增设了妇产科、小儿科,辅助科室有药局、放射理疗科、手术室、化验室、供应室。

经过紧张的筹备,铁道兵农垦局第四职工医院(俗称“五二医院”)于1958年11月投入运营,开诊这天,没有张灯结彩的剪彩仪式,只有从生产一线、从各分场、各乡村或步行、或赶马车、或乘拖拉机前来就诊的、源源不断的患者。医院的开诊,结束了这一地区靠土方、偏方、甚至“大仙”看病、治病的历史,医护人员的精准诊治,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现代医学的神奇和力量。

1958年底,八五九农场与饶河县合并,场部搬迁到饶河县城,医院也随场部一同迁往饶河,与饶河县医院合并。1960年更名为牡丹江农垦局第二中心医院。

后来,几经合并,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二预备医院完成了她的使命,成为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一个难忘的记忆。她犹如一棵大树,开枝散叶,播下一粒粒种子,在北大荒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