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公司着力打造北疆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

时间:2022-04-07 作者:周旭友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点击次数:8809

3月,春到北疆,在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甘河农牧场分公司,这里一片繁忙,职工们抢时间备春耕,在播种“黄金期”里,撒下每一粒豆种,这样才能长出中国顶级的非转基因优质大豆……作为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的核心地带,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公司借助呼伦贝尔品牌,建立“大豆”产业链,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已达到世界同纬度高寒地区先进水平,将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绿色优质非转基因食用大豆生产基地。

1963年开始,该公司开始试种大豆,通过农业科技人员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不断提高,成功地把我国种植大豆的临界线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并且大豆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现已成为自治区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最高的企业,被誉为我国北方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公司现有耕地125万亩,年产粮豆4.03亿斤,可提供商品粮3.3亿斤,商品率81.9%。农业机械总动力13.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99%以上。

2000年以来,该公司生产的大豆多次在国际、国内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奖。“雪松”牌大豆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命名为“内蒙古名牌农畜产品”。扎兰河农牧场公司还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目前,已与国内外多家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供求关系。

为提高大豆产量,从2003年开始,该公司科技人员利用7年时间,对播种机进行了4代改装试验,最终使垄上苗带分布得更加科学合理,成功研发出大豆垄上三行栽培技术,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家使用技术成果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同条件地区先进的大豆栽培技术水平。该项大豆栽培技术已被自治区列为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之一,在全区范围推广,累计推广面积400余万亩。生产实践证明,此项技术比常规栽培增产15%至20%左右。

多年来,为保证非转基因大豆质量,有效规范非转基因种植技术,该公司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保证农艺技术和农机作业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整体有机大豆种植技术水平。2013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甘河实验基地建成,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为甘河大豆“把脉”,开展大豆高产攻关、高产试验、品种改良等工作。

从大豆栽培技术自主研发到与国家顶级大豆专家联手,该公司大豆生产为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大豆产量、效益的提升创出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其大豆多项指标都远高于同地区同品种的大豆,大豆总异黄酮、卵磷脂、肌醇磷脂、总低聚糖和纤维素含量高于全国及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生理活性物质含量也高于进口大豆,是“金豆子”。

品质源于卓越。该公司将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列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轮作与整地方面:各分公司建立绿色食品轮作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该公司在A级绿色食品大豆质量方面要求严格,达到国家农业行业农产品一级绿色食品大豆的要求。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大力推广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技术,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使得现代农艺技术和现代化农机装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整体大豆种植技术水平。在大豆生产管理措施上采取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范管理和统一收获的模式,使大豆产量和品质得到有效保障。

今后,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公司将不断提升大豆产能,延伸大豆的产业链条,依托优质的非转基因大豆原料,围绕天然、绿色、环保、有机大豆及豆制品做文章,建立产品追溯体系,打造出一系列的原生态高端非转基因大豆及豆制品品牌。


责任编辑:技术推广处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