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前郭农垦集团化改革发展取得成效

时间:2024-12-05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13974

      一、基本情况

      吉林省前郭农垦辖区总面积48000 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667 公顷,农用地45333 公顷,耕地24342公顷,草原11347公顷,林地3928 公顷,水面251 公顷。

      二、改革举措

      2016 年末,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 年初,前郭农垦改革正式启动,经过几年的努力,顺利完成农业农村部“组建区域性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和省农垦改革发展综合示范任务。

      1.组建前郭农垦集团。2018 年上半年,农垦集团及其8家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挂牌成立前郭农垦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搭建了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配齐了集团公司“三会一层”人员,完善了公司内设机构及职能,配齐了中层部门人员。集团公司与前郭灌区农垦管理局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运行。

      2.完成办社会职能剥离。按照中央和吉林省关于农垦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前郭县农垦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方案。2018 年3月,将各农牧场计生、司法、民政、消防等13 项办社会职能,一次性划转到属地乡镇政府。同期,成立10 个社区,社区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2021 年,社区换届后,社区工作人员划转到属地乡镇管理,社区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由县财政承担。

      3.完成土地确权颁证。按照吉林省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的要求,前郭县先后制定方案、成立机构,多次召开土地争议调处会,完成了相关农牧场与吉林油田、相邻乡镇村屯等边界权属争议问题。截至2018年6月底,基本完成无争议土地确权,共计发证109宗,农用地面积4.45万公顷。

      4.完成农牧场公司制改革。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要求,完成了农牧场改制方案及公司章程制定、清产核资、履行内部决策程序等,经县政府批复后,8 个农牧场于2021 年7月份完成农牧场公司制改革,并整体装入农垦集团公司。

      三、发展成效

      在完成改革主要任务、理顺管理机制体制后,前郭农垦近年来主要从资源规范化管理、公司规范化运营、多元化发展入手,多渠道增加农场公司收入。

      1.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一是建章立制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前郭农垦国有土地经营管理的意见》,农垦管理局制定出台了《前郭农垦耕地租赁(承包)管理办法》,从耕地的管理与保护、租赁与收费、监督与奖惩等方面,对农垦耕地承包租赁行为进行全面规范,建立了农垦土地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二是精准测量厘清土地资源底数。为了全面掌握农垦耕地利用现状、承包租赁情况、面积和等级信息,实现耕地效益最大化、耕种信息网格化,委托第三方测绘公司,以农垦土地确权颁证成果为基础,以宗地内承包租赁户为单位逐一开展测量并建档造册。通过测量核定,新增耕地面积2046 公顷。三是全面整治清理土地承包租赁乱象。制定了《前郭农垦国有土地资源发包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对发包租赁过程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最大限度保护农牧场和职工权益。共清退不合理合同575 份,收回土地694.2 公顷。四是调整耕地价格增加土地发包收益。制定并组织实施《关于调整前郭农垦国有耕地承包租赁价格的指导意见》,对承包租赁农垦耕地的不同群体制定了价格标准,对职工承包耕地价格暂不作调整,对职工子女租赁耕地价格按照当地市场价的40%收取,对职工和职工子女承包租赁合同以外的耕地,实行市场化竞价发包。此次价格调整后,增加土地承包租赁收入1132万元。

      2.完善母子公司体制。集团公司制定出台了《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大额资金支出有关规定》《人力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资源、资产、资金、人力等管理。各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了“三重一大”等基本决策、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三大类20 余项内控制度,企业的工作程序和内部管理更加规范,企业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增强。

      3.开展专业化产业公司试点。按照省农垦“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要求,集团于2017 年7月份组建成立了前郭县华展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积极走出去与浙江舟山商贸集团公司合作,其“松莲”牌系列大米进入舟山多家商超年销售大米1000多吨。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对华展农业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借助民营企业人才技术优势,加强品牌打造,线上、线下推销“松莲”牌大米及本地鲜食玉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积极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2021 年,前郭农垦开展了土地规模化农场统一经营试点,主要是将退休职工的耕地和承包到期的耕地收回,调整形成集中连片地块,实行统一种植,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统一经营面积达到2066公顷。



责任编辑:农垦经济研究会

本网为非营利性网站,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电、来函与我们联系。

主办单位: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 邮编:100122
京ICP备110356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28号